返回第1136章 状元归第,大明立国最难金科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臣等叩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百六十八名新进士齐齐跪倒谢恩。



    待众人起身后,刘宗周又高喝道:“新科状元率诸进士观榜。”



    新科状元刘理顺出班,带着众进士依次经过小金榜,注视着每一位进士的名字。



    一刻钟后,众进士观榜完毕,刘宗周又高喝:“送状元归第!”



    众进士又是行礼谢恩,在状元刘理顺的带领下朝着午门走去。



    所谓送归就是传胪大典结束后,顺天府用官用伞盖仪从,将状元送回家,若是外省的,则是送到各省在北京城的会馆。



    榜眼、探花先送状元,然后探花再送榜眼,最后探花自己再回会馆。



    说的通俗易懂,就是宋朝的状元游街。



    在一队依从的护送下,百余名新科进士出了午门。



    “来了,真的来了!”



    “那是顺天府的伞盖仪从,专门送状元归馆的,在这北京城生活了这么多年,看过好多次了,绝对错不了!”



    “还真是,今天真是传胪大典,也就是说进士已经出来了?那外面的人就已经落榜了吧!”



    “不知道一甲三名是哪三位,这可是本朝第一次科举呀!”



    “无所谓是谁,你们看看当朝的五位阁老、六部尚书有一个是一甲的吗?所以,最后能晋升到什么程度和一二三甲关系不算大。”



    “有些人不算于考试,但实干能力特别强,有些人会考试,但眼高手低,往往晋升的很慢,尤其是在本朝,这个说法更容易实现!”



    “不对,你这话说反了吧,官场黑暗……欺下媚上的,干实事儿的……”



    “呵呵呵,你忘了内阁六部,也忘了陛下了,都是干实事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你能做好出成绩,上面自然是看的到的。



    你以为锦衣卫、巡视组、御史是干什么的?”



    “对,你们刚刚的那话我不赞成,你不能说阁老、尚书不是一甲就说一甲不重要,能在这种难度的科考之下拿一甲的人岂是泛泛之辈?”



    ……



    在众人的讨论中,仪从队伍出了午门,朝着河南会馆而去。



    看着离去的队伍,众人有些错愕。



    “老王,送归分两次吗?”



    “什么两次?你是说一、二、三甲分开?”



    “瞎搞,大明一朝至今也没有分批的说法,分开,那二甲、三甲进士还怎么衬托一甲三人的荣誉?”



    “可是,你看这队伍,太远了看不清楚具体有多少进士,但估摸着也就一百多、不到两百吧!”



    “所以呢?有问题吗?”



    “当然……”



    话音还未落,又是一队人马出了午门,直奔承天门而来。



    在围观人群的注视中,一名翰林承旨高声道:“崇祯四年辛未金科传胪完毕,赐一甲进士及第三人,赐二甲进士出身五十七人,赐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零八人,三甲共计一百六十八人。”



    话音刚落,金榜也张贴完了。



    众人齐齐朝着前面挤去,都想第一时间看看三甲到底是哪些人,即便自己没有中,看看有没有好友、同乡,好去打个招呼,以后好提携一二。



    “不要挤、都不要挤了!”



    “妈的,挤的我眼花,啥都看不到!”



    “踩到人了,别挤了!”



    ……



    听着呐喊声,刚走了几步的翰林承旨眉头皱了皱,又转身回到金榜前,怒斥道:“安静,尔等身为读书人,如此推推嚷嚷的,成何体统?”



    “人太多了也看不到,再往前挤,踩到他人出了人命,诸位都罪责难逃!”



    “本官现在念一遍,晚点大明日报会刊印的,耐心等一等!”



    “一甲第一名,刘理顺,河南杞县人!”



    ……



    一刻钟后,翰林承旨将一百六十八名进士名单念完,嗓子都要冒烟了。



    “状元竟然是刘理顺,太不可思议了,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会是他!”



    “此人是我同乡,二十四岁中了举人,以后的七次会试全都落榜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直接中了状元,我还以为要到九次呢!”



    “为啥是九次?九是数之极呀,再说了,从唐以来,你们算算有哪一位参加过七……八次会试?”



    “八次?我的天啦,这要是我,早就决了仕意,有这个决心和毅力,做点啥不比科举强?”



    “榜眼是左懋第,此人也没有听说过呀!”



    “我的天啦,刚刚看送归的队伍就猜测录取的人数少,但没有想到竟然会少到这种程度,竟然只有一百六十八人。”



    “有问题吗?大明一朝至今历经十六帝,代宗前的太祖、成祖、宣宗、英总,基本每科都在百人左右,也就是代宗之后人数稍增,每科在三百人左右。



    老夫若是每记错的话,洪武二十四年辛未金科,只录取的三十一人,这一百六十八人不算少了。”



    “话虽然这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