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4章 造船任务,斩首准备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好一会儿后,继续道:“大明有数处造船厂,最大的有三处,分别是江苏的龙江船厂、淮南的清江船厂和山东的北清河船厂,



    其中以南京城北的龙江船厂为最,长354丈,宽188文,濒临宽图的长江,造好了出海都极为方便。



    此外,龙江船厂配有附属的帆篷、铸铁、绳索加工场,木材、桐漆、麻类的堆放仓库,



    一条线下来,臣估摸着这二十五艘战船,三个月就能完成。”



    pS:《使琉球记》中有记载,从朝廷下令到出海,三个月内完工。



    “三个月吗?”



    崇祯轻声重复了一声,而后看向袁可立,眼中满是询问之色。



    袁可立见状,微微盘算了一下,低声道:“陛下,今天是二月初二,三个月后也就是五月初二,那个时候大军刚到宁远,等到朝鲜的釜山,至少要到六月中旬了,



    再休整一段时间,估摸着得七月初才开始渡过朝鲜海峡,时间还很充裕。”



    “嗯!”



    崇祯轻声回应了一声,又看向王徵:“王爱卿,蒸汽机是要造船的过程中就装进去,还是说可以等船造好了再装进去?”



    “这个具体的要看蒸汽机大小,外面停放的这艘苍山战船是一边造船一边安装的。”



    “行,给你三天时间准备一下,带上所有的工具,前往南京龙江船厂,在六月中旬前完成二十艘苍山战船和五艘蒸汽机沙船!



    朕会让工部左侍郎和你一起前去督造,负责建造期间龙江船厂的所有事宜,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朕只要战船,是合格的战船,能不能做到?”



    “可以!”



    “王爱卿,这些战船关系到大明东征扶桑的战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严格把控质量,至于浪费点银子、木材等等都可以忽略不计。”



    “臣明白!”



    说到这里,崇祯忽然道:“王爱卿,如果说将船首的床弩拿掉,安放一门能打到十五到二十里的红衣大炮,可行吗?”



    这一问,不止王徵有些懵。



    连知道用于斩首计划的袁可立等人都有些懵,搞不清楚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徵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看向火器研究院院长徐光启:“徐院长,陛下说的这种射程,您这边造出来估算有多重?”



    “六千到八千斤!”



    徐光启直接给出了一个数据,并解释道:“想要让红衣大炮飞的更远,只有三种办法,



    一是增加发射火药,二是将陛下那种膛线给做出来,三是有足够高的发射台。



    如果放在船上,第三条就得排除,第二种的膛线还不成熟,那么只剩下第一条了,



    可增加发射火药就会让炮膛内压力增加,进而增加炸膛的危险,所以为了防止炸膛,只能加厚炮管,如此以来就重了很多,



    如果再加上活台炮架,那一门至少得八千到一万斤。”



    “一万斤?”



    王徵也愣了一下,知道重,但没有想到会这么重。



    思索了片刻后,王徵看向崇祯,轻声道:“陛下,臣斗胆问一句,那五艘沙船是不是用于煤炭补给的?”



    “对!”



    得到皇帝的承认,王徵点了点头,继续道:“安放在船首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太重了,容易让战船不稳定,



    放在中间倒是可行,但如此以来就无法安装其他的火器了,



    如果战船不携带其他,倒是可以考虑装两门,与战船前、后形成四段,稳定性更高!”



    “既然可以,那二十艘中的其中两艘就改成装四门红衣大炮。



    另外,朕从南海水师那边调了一批最精锐的水手,你们要教会他们如何操控,



    不仅如此,在这四个多月内,你们还要尽可能多的教会一些工匠,他们要随战船出行,负责维修。”



    “臣遵旨!”



    待王徵回应后,崇祯又看向徐光启:“徐爱卿,这四门红衣大炮就交给你们了,六月前运送到南京龙江船厂,能做到吗?”



    “臣遵旨!”



    安排完了王徵和徐光启的事情后,崇祯又看向袁可立:“袁爱卿,给安江总督熊文灿一道旨意,让他们配合王爱卿是一切造船工作,有所需务必全力以赴,



    必要时,可行使便宜之权!”



    “再给驻守南京的燕山卫指挥使陈谦一道旨意,让他亲自负责龙江船厂的安全!”



    “臣遵旨!”



    待袁可立回应后,崇祯又看向王徵:“王爱卿,今天的巡视就到这里了,朕很满意,记着朕给你们研究院的建议,



    等用完午膳朕就回去了,朕在北京城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臣必将全力以赴!”



    王徵回应的铿锵有力,而后在低声道:“陛下,请到旁边的房间用膳,这金鼎湖水质极好、水域宽,鱼基本没有土腥味,个头硕大,肉质新鲜肥美,富有弹性,



    这附近的百姓有一道乡菜,用当天抓起来的鱼,经过刮、洗、刷、切、腌、揉、拍等步骤后,



    放在柴锅中,大火继续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