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扶苏继续道:“然后我告诉老师,老师哈哈大笑,道: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如果真的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四个角就盖不住了。”
张良实在抓不到扶苏话里的含义,只得拱手道:“那不知公子以为“天圆地方”究竟是何意?”
·· ········求鲜花····· ···
扶苏笑道:“我也是从老师哪里得到的答案。所谓“天圆”,取自《道德经》中“天道圆圆,各复其堇”之意。
天道之下,一切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岂不是如圆一般?
人生天道之下,也是从无到出生,经历成长,衰老,最后死亡,归于无,也是一个圆。”
张良沉默了一下,道:“这是道家天宗的思想。”
“是啊,道家天宗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一个个的大圆小圆罢了,最终只是一个轮回,中间的过程毫无意义。”
扶苏笑着道:“但老师是儒家,儒家求得便是这个过程中的意义。而人要在天道之下,地道之中生存,便要有方向,所以有了东南西北四方。
. .... ...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
这才是“天圆地方”的含义,天人合一,人类生于天道之下,却能化圆为方,于天道或以礼匡之,或以法束之,以秩序安之,使之有了方向……
子房可能想象,若世间没了方向,人类会如何?”
张良思索着道:“怕是无法生存。”
扶苏接着问道:“若儒家没了方向……或者说儒家选错了方向,又当如何?”
张良叹了口气,道:“怕是世间再无儒家了。”
扶苏正色道:“扶苏跟着老师学习,自问也算是儒家弟子,所以对儒家一向很有好感,但若儒家都是淳于约那般望文生义之人,这样的儒家,还算是儒家吗?
扶苏一片苦心,还望三当家好好思量。”
张良起身,深深一礼,道:“张良,代儒家多谢公子厚恩。”
“子房请起。”
扶苏虚扶一把,感叹道:“当初张府罹难,以至子房出走,老师对此并不在意,但扶苏心中难平,调查许久,如今终于能给子房一个交代了。”
张良身体一颤,连“定”境都维持不住了,只是期盼的看着扶苏。
扶苏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与我那十八弟有关……”么.
第二百八十八章 掩日
“……我们脚下这片大地,其实是一个圆球。”
高景躺在床上,手在端木蓉光滑的背部摸索着,道:“而中原地区,只是这颗球上的一处微小的斑点罢了。”
端木蓉腻在高景胸膛上,惊讶道:“那人怎么不掉下去?”
“科院有个叫张苍的,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现在研究出什么头绪没有。”
高景笑着道:“不过大地是圆球这一点,其实早就有人提出来了,只是能够理解的人不多罢了。”
端木蓉好奇道:“谁啊?”
“墨子呗。”
高景笑道:“墨子在《墨经》里说:南方无穷而有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站在北方的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这便是“无穷”,而站在南方的极“三五七”点上,所有的方向又都是北方,已经没有南方一说,这便是“有穷”。
按他这么说,我们脚下的大地,岂不是一个圆球?
所以啊,在科院,有很多人都在钻研《墨经》,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总好过现在的墨家,只知道打打杀杀的。”
端木蓉端详着高景的面庞,伸手抚摸着眉眼,忍不住道:“你真好……那科院还有什么有趣的?”
“好玩的多了,很多都超出你的现象。”
高景把玩着端木蓉的长发,道:“曾经魏国有一个叫石申的,就发现除了我们脚下这颗球外,附近还有五颗圆球,还记录了他们出现的规律,写成了一本叫《天文》的书。
还有一个叫甘德的齐国人,也测到了这五颗圆球的出没规律跟坐标,写成了一本叫做《星占》的书。
这两本书都被阴阳家收录,如今在科院也有备份,合成《甘石星经》,也有不少人在研究呢。”
端木蓉有些茫然,道:“研究这些……有什么用?”
“科院的研究,有些看似无用,但其实作用比现象的要大得多。”
高景笑着,道:“比如二十四节气,便是上古先民观察星象发现规律后制定的,你看如今生活耕作,哪里离得开这二十四节气?
同时研究星象还能更好的让我们认识这个宇宙……你比如天上的太阳,是不是只有一颗?”
端木蓉点头。
高景凑到她耳边,故作神秘的道:“但石申的《天文》一书中,记录了一百二十一颗太阳的位置,甘德的《星占》中记载了八百多颗太阳,还给他们一一起了名字……”
看着端木蓉余韵后的俏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高景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口亲了上去。
端木蓉嘤咛一声,扭动着身子。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