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闭嘴!”少羽不耐烦的道:“听先生继续说。”
高景点头,继续道:“楚惠王熊章的祖父“楚平王熊居”是一个昏聩的君王,杀害大臣武奢满门,逼得其子伍子胥逃亡吴国。
所以楚惠王熊章的父亲“楚昭王熊壬”继位后,楚国就一直被吴国攻打……那时候吴国已经是霸主国了。
直到楚昭王过世,楚惠王熊章继位,迎娶了越王勾践的女儿为妻,联合越国抗衡吴国,公输家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奔楚国的。
入楚后,公输班为楚国发明了一种名为“钩拒”的水战兵器,帮助楚国的战船击败了吴国的战船,所以公输家族很快就得到了楚王的信任跟重用。
再后来,就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作为同盟国的楚国也终于摆脱了吴国的梦魇,开始盘算着对北边的宋国发动战争。”
天明忍不住嘿嘿笑道:“少羽,你们楚国的祖先打不过吴国,就想去欺负宋国?”
少羽犯了个白眼,懒得说话,对高景道:“请先生继续说。”
“这里就涉及到了墨家跟公输家的恩怨了。”
高景笑着道:“为了攻打宋国,公输班为楚国发明了“云梯”,然而就在这时,墨家初代钜子墨翟,也就是墨子来到楚王宫,劝谏楚王不要发动战争,纵使有云梯这种奇物,楚国攻打宋国也不会容易。
楚王与公输班都不相信,于是,墨子便与公输班在城外演习了一场攻城战,由墨子率领弟子守城,而公输班则借助云梯作为攻城的一方.. ..”
天明听得两眼放光,急忙问道:“谁赢了?谁赢了?”
少羽也好奇的等着答案。
“这件事被墨家收录,记载在了《墨子》一书中……按理说墨家弟子应该耳熟能详才是。”
高景古怪的看着天明,道:“在这场演习中,墨子击败了公输班,使楚王改变了主意,放弃进攻宋国。
而墨家跟公输家的仇恨,也就此开始了。”
天明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墨子》是吧?以后我肯定会去看的……我就知道,墨家最厉害,墨子果然赢了。”
少羽懒得理他,期盼的道:“先生,后来呢?”
“后来啊……墨子死后,墨家分裂成三派,其中最好行侠仗义的“邓陵氏之墨”,留在楚国,也称“楚墨”。”
高景摇摇头,道:“当时公输家已经是楚国的士大夫家族,楚国的兵器打造几乎都出自该家族的手笔。
而楚墨豪侠则每每阻止楚国讨伐他国,就难免与公输一族打造的武器对上,这一来二去的,两家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到后来,彼此直接视为对手,公输氏尝试打造更厉害的攻城器械去击败墨家,而墨家则研究更厉害的守城兵器去抵挡0.2公输氏一族的兵器,双方以楚国攻伐他国的战役为战场,一次又一次地较量。”
天明跟少羽面面相觑,没想到墨家,楚国,公输家还有这样的渊源。
高景叹了口气,道:“双方在匠造上的技术不相上下,可惜,墨家是当世显学,除了匠造外,还有自己的出世治国理念,所以门下弟子越来越多,相反公输家只会匠造,自然渐渐落于下风,也就渐渐不得楚国信任了。
恰好此时,秦国在经“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原诸国的心腹大患,在楚国失势的公输一族,便迁往了秦国,一直为秦国效力……直到现在。
这便是公输家的过往,以及公输家跟墨家的仇怨由来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家
见二人还在思索着什么,高景好笑的道:“怎么?在想什么?”
天明抬头看着高景,道:“高大哥,公输家攻打机关城,就是因为墨子曾经打败过公输班吗?”
高景叹了口气,道:“仇恨这东西,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知道“争桑之战”吗?”
二人摇头。
高景就给二人讲了一下二女因为争夺一颗桑树,导致仇恨一步步积累放大,最终引发两国长达数十年战争的典故。
(详情见前文)
天明忍不住道:“好可怕……只是一点点仇恨,却能引发这么惨痛的后果!”
少羽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道:“先生,难道就没办法化解仇恨吗?”
“有啊,只是人们不愿意去做罢了。”
高景叹息道:“昨天我跟你们说过,儒家五常之下,还有“恕”,推己之谓恕。“恕”就是宽容、谅解和厚宥,不把自己的意志、爱好和憎恶强加于人。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22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仁爱就是自己站的住脚。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的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能按这个原则从身边做起,就是实行仁爱了。
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仇恨,首先要你自己愿意去化解,才能让对方化解。
你意识到仇恨的害处,想着要化解,并且付诸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
同样的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连你自己都做不要的,就不要去强行施加别人了。
还有就是“宽厚待人”,大家一般都是容易宽恕自己,对别人犯的错却耿耿于怀。
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也许别人在做错事的时候,真的有自己的苦衷呢?”
天明连连点头,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