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道:“子房也不是为了重建韩国……毕竟,韩国宗室已经在“颍川之乱”中,死的一干二净……甚至还包括了韩非,以及张家一百三十七口人!”
最后一句话,张3.9良温和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的怨怼之情。
高景叹气,道:“子房如今读书入定,却还是定不住自己的心?《道德经》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何不报怨以德?”
重大的怨恨,即便双方和解了,也还会在心中留下疙瘩,心意不平。
所以道家推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那些不够善良的人也要善待他,引导他们向善,这样就可以使不善的人也向善。人人向善,就没有怨恨。
高景自己就是儒家,当然知道这话说着没意思,只是随口说说。
果然,就见到张良语气铿锵道:“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第二百六十一章 颍川之乱内幕
“唉——”
高景叹了口气,没有再去尝试着说服张良。
读书入了定,就算辩论赢了又能如何?还能改变张良的内心吗?
是的,刚见面时高景就清楚的感受到,张良心念纯正,毫无杂念,分明达到了“儒家修身法”中的“常定”!
儒家“定”境能开智慧,坚守心中的理念,但不代表着心中的理念是相同的。
就好像张良并没有养出浩然正气,但高景的浩然正气对他没用,因为他的本心就是如此!
口头辩论已经没用了。
高景想了想,道:“韩非还活着。”
张良一愣,紧跟着脸色巨变,身体颤抖,说话都哆嗦了:“怎……怎么可能?”
“这就定不住身心了?”
高景好笑的道:“当年荀子师兄跟我说,水磨工夫的定境,就是沙滩上的房子,浪一冲便散了……子房,还需要历练啊!”
17张良闭上眼睛,不断地深呼吸,渐渐重新定住身心,才睁开眼,盯着高景道:“他在哪?”
没有问真假,因为张良知道,高景不会再这种事上说谎。
高景摇头,道:“他不让说,所以我不能告诉你……事实上,告诉你他还活着,已经违背了他的意思了。”
张良沉默了,片刻后问道:“当初“颍川之乱”,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高景想了想,道:“当初的韩王安,是卫庄杀得。”
张良没有意外,只是喟叹道:“猜到了。”
高景继续道:“这是不知道怎么被昌平君查到了,他把这事告诉了韩王陵的韩宇,韩宇自然不肯放过卫庄,只是卫庄有缉捕司在手,他也无可奈何。
昌平君便助他联系了韩国宗室,跟一些心怀韩国的氏族,又将农家渗透到颍川的人手交给韩宇指挥。
转头昌平君又把这事告诉了卫庄,卫庄无奈之下,打算趁机杀死所有知情者……卫庄大概还以为是我透露给昌平君的吧。
总之,在昌平君的谋划中,颍川之乱就此爆发。
我在其中插了一手,限制混乱的同时,顺手清理了一下颍川……不过卫庄去杀韩宇时,我派玄翦阻止了他。
因为当时韩非正跟韩宇在一起……”
说到这里,高景苦笑一下,继续道:“其实卫庄刺杀韩王安,有我的默许,以韩非的智慧,自然能看透这一点,所以……”
后面不需要再说了。
张良眼中闪过恍然,道:“韩非诈死远离,而张家……也参与其中,所以我的仇人其实是卫庄?”
高景笑了笑,毫无遮掩的道:“不,卫庄并没用安排人去张家……皇帝在其中也插了一手,甚至赵高的罗网也是如此!
至于张家是皇帝杀得,还是罗网杀得,甚至是昌平君派人指使的……我那时不在颍川,并不知道。”
当然,也不重要,所以高景这些年根本没想过去调查。
“原来如此!”
张良脸色复杂,道:“卫庄是棋子,韩宇是棋子,韩国宗室是棋子,张家也是棋子……甚至自以为是执棋者的昌平君,也是棋子。
整个颍川之乱,只有你跟皇帝,才是真正下棋的人!”
“看你怎么想了,世事如棋,谁又不是棋子呢?”
高景坦然道:“以你的智慧,当明白分封的后果,不过百年后,又是一个乱世循环,如今外敌在侧,华夏不能再乱了!”
张良一愣:“外敌?”
高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姬丹,道:“姬丹兄思考的如何了?”
姬丹默默的道:“墨家不会消亡!”
“不,墨家注定会消亡!”
高景反驳,道:“墨家当初之所以能“非功”,便在于它有最强大的“攻”!
防止别人用剑杀死自己,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也拿起剑,墨家有最强大的剑,所以能阻止别人争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