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学堂  逃荒福女:捡个王爷去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能不能活到丰收的时候,都暂且是个未知数呢。

    “你们带着旧农具,可以去换一把新的。要是什么都没有,就去写一个欠条。到时候丰收了,用粮食再去换就是。”

    “要是舍不得花银子,少出一点,这个就当做是县衙租赁给你们的农具,如何?”张云敏笑道。

    百姓们当然愿意,干农活是民生基本,要是有顺手的工具自然更好。

    只是铁器昂贵,一年到头食不饱腹,生存都是难题,哪来的银子做这些。闲杂府衙愿意便宜租赁,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这段时间使用农具是不要钱的。

    卢村长很高兴,连忙给张云敏道谢。

    但张云敏要的不仅如此,“除了农具之外,还有别的问题么,种田也需要水,当初我们从南方来遇上干旱,到处尸横遍野,一路上半点活路都没有,要是我们这儿遇上干旱,可有法子解决?”

    卢村长微微一怔,这……老天爷要干旱,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种田不就是这样,靠天吃饭么?天气好了,日子自然也好过。天气要是不好,一年到头的收成就要锐减。

    张云敏却并不赞同,正是因为如此,但凡有一点意外和灾难,都会导致百姓难以活下去。

    “除了坐以待毙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这附近的水源从何而来,能不能挖通沟渠来蓄水?”

    “要是有一条水流,能够沿着村子附近的田地流过去,到时候再挖一个大些的水池蓄水,到了干旱的时候,总不至于被活活渴死吧?”张云敏平静的说道。

    卢村长张大了嘴,好一会儿才磕磕绊绊的说道:“女郎,这话是没错,要是咱们村子里有一条河流,那真是几代人都要享福的呀。”

    “但是挖沟渠,引河流可没那么容易。”卢村长回头朝着前面一指,“我们用的就是从那座山里留出来的水,那上面还有一个村子呢,要是咱们在下面挖河流,上面的村子恐怕也不能同意。”

    张云敏笑了笑,“这件事就让我来吧。”

    “要挖沟渠是不容易,但是只要人多,总能做起来的。”张云敏想了想,“你是这儿的村长,到时候我会让书吏带着你一起,先去画一条大概的路线图出来。”

    张云敏招了招手,很快一个中年人就跑了过来,对方身上还背着一个小小包袱。

    “这是衙门的书吏,你们可以叫他宋先生就行了。”

    “客气了,客气了。”宋书吏也有些紧张,他们在衙门做事的,都是考不上秀才,当不上官的。

    从前周县令在的时候,他们一天天待在县衙里,做的也都是些琐碎的事。从来没有离开过县衙,更没有和百姓打过交道。

    这还是头一次和村长对接,宋书吏并不比卢村长要轻松多少。

    “你去这周边看看,有什么发现都要详细的记录起来,到时候衙门会下放几个书吏,要是做的好,我另有嘉奖。”张云敏说道。

    宋书吏连忙点头应是,倒是变得高兴了不少。

    张云敏向来说话算数,说要在衙门里做一个食堂,每顿饭只要三四个同伴,有荤有素,还有大米饭。

    只是这些饭菜不能带回去,只能自己吃了。

    但食堂早上做好的包子或者烧饼,吃不完是可以带回去的。每个月下发的薪酬也确实变高了。

    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张姑娘说了,这些好处是一辈子的。永远有活可以干,永远也不会失业。

    这对衙门的差役来说,实在是再好也没有的去处了。因此听张云敏这么一说,宋书吏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情,顿时变得激动起来,拉着卢村长就开始巡视起了村子。

    他们来之前,张云敏就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

    想要发展村子,不是单纯的种地就能行的,更加应该看重村子周边有什么优势,有竹林的地方可以做柱子加工。

    有水流的地方可以试着养育,要是有山头或者较为平缓的丘陵,可以尝试种植果树。

    要是桑树多的地方,就能做纺织,或者种麻也可以。

    并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丝绸,但棉衣和麻衣还是有的。张云敏早在当时就看见了这里一大片的棉花田,北境的人会种棉花,但是种的并不多。

    北境地方偏远,棉花也不便宜,种出来许多人家存一点,打出来两床棉花被子就够用了。这被子一般人能用上好多年,谁家也不会没事就买被子用。

    张云敏都忍不住叹了口气,棉花也不仅仅是拿来做被子的,到时候做枕头,做棉衣,做毛巾都行嘛。

    只是工业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强求不来。

    但张云敏却把这些想法和衙门里的人分享了一下,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让村子里的人有盈余,这都要按照当地不同村子的特性来做。

    但是差役们可以从中引导,要是有哪些村子做出来的成绩特别亮眼,张云敏也允诺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宋书吏跟着卢村长砖了一大圈,差不多小半个时辰后,宋书吏有些忐忑不安的跑了回来。

    张云敏此刻正坐在马车里喝茶,如今天气正好,掀开了帘子,隐隐有风从窗外吹进来。

    这难得的和睦氛围,让张云敏都忍不住微微眯起了眼睛。

    宋书吏紧张的口干舌燥,自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还是一旁的阿玉看的好笑,“宋先生口渴么,正好煮了茶,我给你倒一杯吧。”

    “不,不用了,多谢姑娘。”宋书吏连连摆手,他都三十几岁的人了,但是在张云敏面前说话还是有些紧张。

    “刚才我跟着卢村长转了一圈,大概都看的差不多了。他们这儿地势平坦,其实很适合种植,依我看,多种些红薯土豆,到了夏天也能丰收了。”

    “但是光种这些恐怕也不行,我看他们后山一块地,长满了野草,要是能用来养鸡鸭倒是可以。”宋书吏紧张的说道。

    毕竟养鸡养鸭算什么民生,基本上谁家里都能养上两只鸡鸭,只是后来战乱来了,人自己都活不了,谁还管的了鸡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