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左良玉?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王永光,他身为天官,轻易是不推荐人的。
一旦推荐,皇帝基本都要卖上几份薄面。
朝中官员谁也不敢顶撞吏部尚书。
毕竟人家真的能掌握你的位置。
朱由检仔细回想了一下,今日朝堂的变化。
没有想象中的为了儒家,撞宫柱,不死不休。
先是马懋打了一个陕西的感情牌,这个非常好,毕竟谁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
随后曹于汴弹劾陕西总兵赵阳临阵脱逃。
人也杀了。
紧接着需要人推荐,前面的官员推荐的都是不能动的猛将。
因为一旦动了,怎么防守后金。
所以左良玉还是比较合适的,而且还是王永光推荐的,他是吏部尚书,天官。
按理说自己应该卖他一份薄面。
不对。
朱由检心中闪过一丝不安,那就是曹于汴为什么弹劾赵阳呢。
陕西叛乱天天都要上报,有些是真的,有些夸大其词。
知县知府被干掉的比比皆是,整个陕西现在基本是官员的噩梦。
而曹于汴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么高的位置怎么会对赵阳如此在意呢。
偏偏这时候王永光推荐左良玉。
原来如此。
朱由检突然想起来了,左良玉是东林党。
魏忠贤退隐二线后,东林党以不可阻挡的架势又回来了。
这也没有办法,现在整个朝中都认为东林的意愿是正确的。
而阉党乃祸国殃民的王八蛋。
就连孙承宗,李邦华等忠臣都是东林党。
不过此时东林党已经两极分化。
一波是以孙承宗为代表的正义联盟。
他们没有忘记东林党的以天下为己任,匡扶救国,忠君忠民。
一波是以钱龙锡,温体仁,周延儒为首臭名昭著的党争反派。
在他们眼中,只有钱和权才是最为重要的。
什么套马的,老百姓快要死了,你死关我屁事。
老子只想着谁反对我,我就干掉你,然后扶持自己人。
哪怕你是忠臣良将,你站在那里也不行。
只要耽误我的事就滚蛋。
左良玉此人是忠诚的,他跟着孙承宗,高第,打了不少仗,军功赫赫。
但是没有打过决定性的战争,做一名将军是非常合格的。
历史上的左良玉官复原职后,河南起义。
他率领极其少的兵前往河南驻扎,与起义军打了十几回,皆是胜利。
之后他收编无处可去的起义军,壮大自己的部下,打的张献忠是抱头痛哭。
身为杀人魔的张献忠怎么也没有想到,此生这两个带玉竟然是永远的梦魇。
一个是秦良玉,一个是左良玉。
但是人的野心总是和实力一起成长,左良玉也不例外。
他开始不听上司指挥,还纵容士兵掳掠地方,但凡出战必须有十足把握,以免折损自己的兵力。
就算这样,依然差点干掉张献忠。
督军杨嗣昌感觉他越做越大,想让贺人龙换掉他。
但是左良玉此时在玛瑙山又杀的起义军落荒而逃,贺人龙明显是接替不掉了。
后来张献忠率领几十万大军围困湖北襄阳,杨嗣昌和襄王被围。
如果左良玉此时率领部下,从后方偷袭,完全可以彻底击败。
当然他拒绝了,他眼睁睁的看着杨嗣昌绝食而亡。
襄王全家被杀,襄阳城几十万百姓被杀的十室九空。
大明中枢重地,落在贼人手中。
不过人做了亏心事自然有天收,左良玉也因为自己的赌气和养寇自重付出了惨重代价。
他迎来了他的劲敌,闯王李自成。
那日双方在朱仙镇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左良玉大败亏输,麾下精锐尽失,一路败退到武昌。
问朝廷要兵要粮食都没结果,一气之下纵兵掠夺武昌的资产,等到了九江府还有二十万残兵败将。
但凭借着残兵败将,还是打败了张献忠,夺取了武昌城。
当时的崇祯虽然很气他,但是确实没有将领。
索性封左良玉为宁南伯,授他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大印,允诺打败李自成之后,让左良玉父子世代镇守武昌。
此时的左良玉心里不再怨恨朝廷,不再搞养寇自重的小把戏。
他用尽心思,感谢皇恩浩荡,自己曾经的错误,并写出非常完美的作战计划。
没想到崇祯还没有回复。
北京城破了,李自成杀入了北京城,皇帝杀完嫔妃,砍掉女儿胳膊,皇后自尽,自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