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天明乐不可遏的扭头道:“少羽,这是高大哥,很厉害的,听班老头说比大叔还厉害。”
    “我叫子羽!”
    少羽纠正了称呼,走过来行礼道:“子羽,见过先生。”
    高景打量着他,口中道:“子羽,少羽……呵呵,挺好。”
    天明乐呵呵的嚷嚷道:“高大哥是自己人,不会害我们的,对吧?”
    少羽无语道:“你也太没警惕心了220。”
    高景笑道:“好了,我们上课吧……我第一次在小圣贤庄授课,你们两个可得给我点面子,讲得不好不许笑啊!”
    天明一拍胸脯,道:“高大哥的面子,我天明一定给!”
    说着,还急匆匆的跑到第一排案桌,端正的跪坐,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
    少羽忍不住嘀咕道:“怎么没见你上别的先生的课也这么认真?”
    天明嚷道:“少羽,快来做好,作为我的小弟,要好好听高大哥讲课,不许笑,知道吗?”
    “谁是你小弟!”
    少羽一边反驳,一边在天明旁边的案桌跪坐。
    等两人坐好后,高景思索着道:“该怎么教呢?你们两个觉得我应该教些什么?”
    少羽眼睛一瞪,一脸无语。
    天明“扑哧扑哧”的憋笑,道:“随便讲……不过别叫我们背书就行!”
    “唔……”
    高景想了想,一锤手心,道:“有了!既然是儒家,我先教你们“儒”字吧。”
    少羽忍不住道:“先生,这个不用教吧?”
    高景笑着看着他,道:“那你知道“儒”字有什么含义吗?”
    少羽刚要开口,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天明在一旁哈哈大笑。
    高景抬手,在沙盘上写下了“儒”字,道:“儒,一个人,一个需,你们看这个“需”字,上面一个雨,下面有个人,意思是人在求雨。”
    少羽跟天明探着脑袋看着,天明大声道:“还真是,难道儒家就是“求雨的人”?”
    “怎么可能?”
    少羽蔑视了天明一眼,看向高景。
    高景解释道:“在远古部落时期,负责求雨的都是部落的巫师,那个时候巫师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位,他要懂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解决部落生存的难题,比如如何获取食物,如何打猎,如何耕种,如何治疗伤患,如何祭拜鬼神……
    所以“儒”在那个时期,指的是求雨人,也就是部落的巫师,巫师掌握的知识越多,部落族人的生活就越好,后来国家形成,“儒”就代指有学问的人。”
    二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明白了,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高景满意的点头,道:“孔子就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所以他创立了“儒家”……孔子有很多著作,其他教习会讲,我就懒得讲了。
    不过孔子(caad)的学问有一个核心,那便是“仁”……这个字你们会写吗?”
    “当然会!”
    天明迫不及待的伸手,在沙盘上画出一个“仁”字。
    “不错!”
    高景点头,道:“仁,从人从二,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成就,所以“仁”是指“爱人”……但这是如今的意思。”
    少羽好奇道:“难道以前不是这个意思?”
    “以前的“仁”,不是这么写的。”
    高景抬手,写下了一个“身”,又在下面写了一个“心”,道:“商周的“仁”是这么写的,知道什么意思吗?”
    二人想了一会,都摇头表示不知。
    “《尔雅》里说,身,我也。又说:朕,余,躬,身。”
    高景解释道:“所以“身”就是称呼自己,仁,从身从心,意思是心中想着自己,思考着自己,简单来说,就是要成就自己。”
    少羽跟天明面面相觑:“成就自己?”
    “克己,修己,成己。”
    高景道:“也就是成就自己,实现自己,完善自己,所以孔子的“仁”其实是指完善自己,比如“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每天要反省自己,让自己一天比一天完善。
    孔子也说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的目的是完善自己,但今人学习的目的却是炫耀给别人看,去要求别人。
    再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反省自己,小人责怪他人。
    所以孔子的“仁”,首先要成就自己,完善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仁者,爱己,而后爱人!
    明白了吗?”
    “原来是这样!”
    天明一拍大腿,兴奋道:“你讲的这么简单,我又怎么听不明白呢?”
    少羽也恍然道:“原来儒家的“仁”,是这个意思。”
    “好,你们两个都是好学生。”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