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韩王:“寡人也赞成……不,寡人同意了!”
“多谢大王!”
高景再次行礼,道:“臣听说,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国库计,臣请奏大王,开放工商!”
这次直接所有人齐声喝到:“臣等赞成!”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
韩王已经懵了,只是呆呆的道:“寡人同意。”
“多谢大王,多谢诸位同僚!”
高景似乎早有预料一般,面不改色,继续道:“氏族为韩国舍生忘死,子弟牺牲极多,很多氏族族中仅存老幼病残,生活无以为继,故臣请奏大王,拆分氏族,让他们各谋生机!”
韩王:“寡人同意。”
“一家之数不得超过十人,余者拆分,五家为一“伍”,设伍长一职。
十伍为一“里”,设里司,五里为一“扁”,设扁长,十扁为乡,设乡师,五乡为县,设县令,十县为郡,设郡守……”
高景站在殿上,侃侃而谈。
一众大臣们看这高景,那镇定自若,口若悬河,胸中自有壁垒的气概,不禁为之心服。
就连韩非也面露向往之色。
当初他为了在韩国变法,阻力重重,为此卫庄杀了多少人?
结果呢?卫庄失踪,他被丢到秦国。
同样是变法,高景却能让所有大臣心悦诚服的支持……
我不如小师叔,多矣!
……
这个时代,人口的分布很集中!
比如某一地,就一座不过两里地的城池,并不是很大,最早是用于王族、贵族居住。
之后庶民百姓会自动聚集在城市周围生活,住所,市场,田地等,都是围绕城池而建,这样的聚集地叫做“邑”。
所谓“食邑”,就是城池外的这些聚集的百姓。
邑是在城外的,并没有城墙保护,所以一旦发生战争,邑地往往会被抢掠,百姓无辜死伤。
“城池”与“邑地”合在一起,才叫做“县”。
所以在这个时候,县令的地位是很高的,相当于管理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荀子就曾经当过一县之令。
而偏远之地人烟稀少,大部分位于国境边界,又不能不要这块地,所以就设置了“郡”,派军驻守。
所以这个时代的土地,要么人群集聚在一起,导致田地493不够耕种,要么就干脆空在那里。
高景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人群打散,分布到韩国所有地界,开垦新的田地进行耕种。
所以才需要开放封地,拆分氏族。
……
“……具体的,我稍后会给出详细的施政方略。”
高景说的口都干了,道:“接下来,请司寇宣布新的韩法,大家可以一起商议,修改,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情愿去遵守!
不过本相话说在前面,新的韩法一旦定下来,有人违法,休怪本相不留情面了!”
该给的好处都给了,包括财货,包括官位。
将人口拆分后,有许多官位需要填补,虽然都是小官,但好歹是官,没人嫌弃。
“司寇!司寇!韩非!”
韩非猛然惊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出列道:“父王,右相,韩非所编新法,共十八条,其中细节共计六百四十三小条,涉及田律,仓律,关市律,工律,均工律,徭律……”
高景忍不住咂咂嘴,这种繁复的工作,果然应该交给韩非去做!.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冯谖市义
紫兰轩。
被改造过的紫兰轩,虽然依旧奢华,但少了风月之气,取而代之的是多了几分风雅典庄。
紫兰轩的姑娘们也不再极尽魅惑,而是端庄起来,让紫兰轩突然变得安静,但这种安静中却隐约传来悦耳的琴音。
包厢里,紫女跪坐在案前斟茶,耳边就听到高景再说:
“冯君可知“冯谖市义”的典故?说起来,这冯谖与冯君还是同氏,莫非有什么渊源?”
在高景对面,明明是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此时面对高景,却紧张万分,时不时的擦拭着额头的汗。
闻言,连忙道:“下官不知,不知冯谖是何人……”
“要多读书啊,冯君!”
高景歪在案旁,摇头叹息道:“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好养门客,这个知道吧?”
冯氏的封君连忙点头,道:“右相曾点评七国四公子,这孟尝君田文正是四公子之一,下管自然听说过。”
“这冯谖,正是田文的门客之一!”
高景点头,继续道:“当年冯谖为田文在薛邑收取“息钱(高利贷)”时,冯谖询问田文:债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