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死在北境  逃荒福女:捡个王爷去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此刻,大明宫内,皇帝看着手里的密报,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将密报狠狠砸在了地上。

    “孙学义这个废物!”

    皇帝虽在春秋鼎盛之年,但到底也不是年轻人了,再加上这几年沉迷酒色享乐,被这密报给气了个倒仰,此刻已经喘起了粗气。

    “殿下息怒,龙体要紧啊!”一群老臣拜倒在地,连忙说道。

    王大监端来了皇帝素来爱喝的梨花酿,还备好了药丸,皇帝看也不看的一口吞服了,可见信任。

    “呵,息怒,朕要怎么息怒,简直是耻辱!”皇帝破口大骂道。

    三位老臣对视了一眼,终于尚书令上前一步,将皇帝丢下来的奏折摊开。

    尚书令的神色变幻莫测,看完后递给了身边的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

    在看完之后,三人立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皇帝会如此勃然大怒。

    大胤立朝一共快三百年,向来威慑四海,当年蠕蠕和蛮人勾结,尚且被大唐打的俯首称称。

    蛮人的祁连山和焉支山,更是被杀的寸草不生。现在,蛮人竟然冲破了北境四州,就连幽州刺史都被杀了,的确算得上奇耻大辱。

    但……现在不是在意一个臣子生死的时候了。

    “要是幽州被破,紧随其后的,就是荆州了。”

    “荆州有潼关,恐怕没那么容易被攻破,此刻还是要御敌于北境之外才行。”尚书令开口说道。

    “靖王不是请缨,前去支援北境么,怎么还会传来如此消息。”皇帝说道。

    孙学义死了就死了,在外他是封疆大吏,但是对此刻这个书房里的人而言,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替换的棋子。

    但靖王就不一样了,皇帝膝下成年的儿子只有靖王和端王。

    如果杨妃有了子嗣自然就不一样了,可就算杨妃有孕,孩子年纪还小,想要争夺储君之位子,自然还早得很。

    俗话说得好,主少国疑。

    靖王和端王,都有可能成为太子,这就不得不谨慎对待了。

    尚书令率先打破了僵局,“这封密信,是在幽州的御史所写,不知道是否还有靖王的奏折?”

    皇帝微微一怔,倒是的确没有。上次收到靖王的密报,说的似乎是他已经在荆州整备军务,立刻驰援幽州。

    这么久以来,靖王却毫无消息。现在就传来幽州刺史被蛮人说杀,就连皇帝都忍不住一愣。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帝的愤怒渐渐褪去,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忧虑。

    几个老狐狸最擅长便是揣测圣意,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看

    来孙学义这次,死了也要当替罪羔羊了。

    “不如等靖王殿下的奏折来了,再做计较。要是真的幽州失手,更应调遣其他州府驰援荆州。”

    “潼关万万不可有失,否则必然生灵涂炭。”御史中丞耷拉着眼皮,面色漠然的说道。

    “明日朝议上再商量此事,拿出个章程来。”皇帝坐了下去,原本的勃然大怒,此刻已经消去了不少。

    一来周墨翎不曾送来密报,可见军情未必就如幽州御史所说那般紧急。二来,皇帝也担心自己的儿子当真在北境出事。

    眼看着尚书令还要开口,门外却忽然传来了侍女的声音。

    “陛下,杨妃娘娘不太舒服,想请陛下去看看。”

    皇帝顿时皱眉,“怎么回事,是身边的人照顾的不小心么?”

    “娘娘昨日贪凉,打开窗户吹了会儿风,这会儿说头疼呢。”外面的婢女却并不害怕,继续说道。

    “朕去看看。”皇帝站起来就走,并不在意书房里还有几位重臣。

    倒是王大监留下来善后,“三位大人,可要传轿?”

    常人不能在皇宫之中坐轿,但三独坐是不一样的。

    但这一次,三人罕见的摇头,尚书令也说道,“坐轿是陛下的恩赐,我等岂能仗着陛下恩宠胡来?”

    王大监被哽了一下,总觉得眼前这位尚书令话里有话。

    是说杨妃胡来么?

    王大监心里嗤笑了一声,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奴婢就告退了。”王大监也走了,这帮老臣,真是得意忘形。

    杨妃娘娘可是这宫里最好伺候的人,对待下人又和善。最要紧的是,杨妃美貌,除了这帮老古董,谁看了杨妃心里不高兴呢?

    陛下这两年来笑口常开,可不是因为他们几个。

    王大监走后,三人对视了一眼。

    “幽州刺史都死了,幽州恐怕已经生灵涂炭了吧。”司隶校尉开口道。

    他今年四十来岁,当初是和皇帝一起经历过宫廷政变的。

    司隶校尉非心腹不可,但再怎么是皇帝的心腹,也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在的时候,他是三公之一。可是皇帝不在了,司隶校尉恐怕就要换人了。

    因此,对北境的局势,他也一样热切关注着。

    “区区一个刺史死了,消息三天后都能传回来。要是靖王殿下出事,恐怕早就传遍了吧。”尚书令不咸不淡地说道。

    司隶校尉也笑了,“尚书令说的没错,可不敢妄加揣测啊。”

    只有向来严肃的御史中丞阎维本没有说话,众人也习惯了。

    御史中丞监察百官,私底下和皇上说的话已经够多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