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节 航海学  临高启明电视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象限仪在这个时空出世还不到半个世纪,现在有人对李华梅说这个比象限仪还要好,她当然是不大相信的――比象限仪小巧倒是真得。

    “吹牛。”言简意亥的直接否定了。李华梅和主人经常在东亚海域活动不一样,她的船主要去果阿,有时候也去马尼拉,借助这个两个殖民城市的窗口,多数欧洲的新鲜玩意她都见识过,但是从来没听说有比象限仪更好用的航海仪器了。

    “呵呵,你没见识过的东西多了,六分仪算什么。”林传清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李华梅看到有个地方似乎还镶嵌着镜片,正想凑上去摸摸,忽然听到有人喝止:“别摸,当心把玻璃弄花了。”

    回头一看,却是个不认得的人,三十七八多岁,又高又大。短毛们普遍比较高,但是这个却特别高,看上去至少有六尺七八(1.9米)的模样,比周围人都要高出一个头,身体健硕。圆脸大眼。身穿一件澳洲人常穿的蓝色对襟小褂――他们叫作训服,又有人告诉过她:蓝色的是海军的,灰色的是陆军的,花花绿绿的则大家都穿。肤色黝黑,皮肤很粗,看得出饱经海风海浪的洗礼,神情坚忍严肃。

    他身后,是六个穿着一色黑色立领学生装的男孩子,看上去都在十三四岁之间。个个面色黝黑,在晃动的甲板上站得却很稳固。全都挎着一个绿色的帆布书包,整齐的站成一排。

    “陈委员,又给小孩上课?”从林传清抢先打招呼这点,此人应该是个级别比较高的短毛。

    “是啊,这群航海班的孩子,到现在就在博铺铺划过船,这次出来正好来个实习。”

    他走过来,从李华梅手里拿回了六分仪,沉声道:“这东西最要紧的地方就是玻璃镜头了,摸花了就没用了。”

    李华梅说:“我不是没见过嘛。什么稀罕玩意,当个宝贝似的。”

    壮汉却根本不搭理她,看到蒙德跌跌撞撞的从船舷旁回来,毫无表情的斥责道:“一个水手的仪器就是他的生命,你就这么随便一丢还想当海军?!”

    “是,是,我――”蒙德站都站不稳了,但是看得出对这个人很敬畏,努力想做出一副立正的模样。

    “回舱去吧,解散!”

    “是!”蒙德努力想来个立正敬礼,觉得胃里又是一阵的翻江倒海,又往船舷边去了。

    “你会用象限仪?”陈海阳回过头来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他还是第一次近距离实际观测这个女人。按现代标准,她也不算矮了,至少有165c

    “这个就是象限仪了。”李华梅解释道,“又有人叫它海洋星盘的。”

    “等等,我记得象限仪不是这样的。”陈海阳越看越觉得这东西和他当年在舰艇学院念书的时候看到的象限仪的图案不同。

    “这个就是象限仪,”李华梅说,接着她明白了,“你说的应该是英国象限仪。”说着她拿出了里外一件仪器,尺寸要小得多,也是青铜制造的,和六分仪有些类似。

    “这个明明是背照准仪啊!”陈海阳拍了下大腿,想起了教科书的上标准名称。

    “背照准仪?这我可不知道。大家都叫它英国象限仪。不过这个的确好用,精度高。”

    英国象限仪。陈海阳想这还真是直观――这是英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发明的。

    “星盘现在看不了,晚上再给你示范好了,先看象限仪。”

    陈海阳关照学生:“你们都仔细看着李教官的操作!”

    “这是要我当教头呀。”李华梅咯咯的笑了,“我就献丑啦。”说着她把背照准仪举了起来。

    背照准仪之所以叫“背”,主要是区别于在它之前的使用的直角照准仪。两者的使用方法类似,区别是一个要直接观察太阳,一个则正好相反,要背对太阳。

    操作的时候,观测者背对太阳,通过大弧角器上的照准器和小弧角器上的照准器上的窄缝瞄准地平线。通过估算设定投影照准器,调节照准器直到上边的阴影落于窄缝的上边。同时可看到地平线。两个弧角器上的读数相加就是顶距。再通过公式的计算就能知道具体的纬度了。这个仪器的因为大圆弧被对角划分,即使很小的角度也能精确的读出。使得纬度计算的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华梅直接操作了一遍,又让海军学员们一个个的逐一操作,让他们分别计算出纬度。这些孩子虽然多数海上人家出身,但是几乎全不识字,更不用说数学了。靠着国民学校的恶补才把知识补起来,自然计算起来慢的很了。几个人又量又算,交上来的答案和李华梅测出来的数字差得还相当大。

    陈海阳看了一遍几个学生的计算,有人明显是计算错误,观测数字和计算过程没有问题。看来学生的悟性总还算可以。毕竟在此前的岸上教学中,他们已经把诸如:地球、经纬度、时差和基本的地理天文知识教授灌输给了学生。否则光讲纬度的概念就能把人急死。

    “他们知道经纬度?”李华梅有些吃惊。在大明几乎没人懂这个概念,甚至每天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也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中国的古代航海另有一套体系。

    陈海阳有些奇怪,经纬度概念不是航海中最基本的概念么:“都教过他们,不然怎么航海?”

    李华梅有些感慨:“在大明懂什么叫经纬度的我看不超过十个人。”心里起了疑窦。这些澳洲人总说自己是大宋失落在海外澳洲的移民,既然孤悬海外,怎么会知道欧洲的科学呢?还有这些仪器。好像他们一直在和欧洲往来一般。可是欧洲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真是奇怪。

    接着拿出来的是个青铜的小盘子,上面有刻度、小孔和指针,边缘是锯齿形的,乍一看有点象圆锯片。看書喇

    “夜间定时仪。不过现在没法用,要到半夜才行。”

    “利用恒星通过子午线的守时性来确定午夜时间吗?”陈海阳推测着说。

    “你真行,一看就知道!用过?”

    “没有,你没拿出来之前我还真没想到过世界还上有这么个东西。”

    “这是航海用的小册子。”她拿出一本书,粗糙的硬皮封面,已经磨损的很厉害的。

    “这本是――”

    “《海员历》。”陈海阳当过海军军官,英语还不错。书名自然看得明白的。

    “你懂英语?”

    “会一些。”陈海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