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以,从一开始宁王就对这些人打上了不可信的标签,不断地调换当地的官员。
    这次模拟推演,也让宁王看清了很多官僚的丑恶嘴脸,表面上的他们,都是一幅道貌岸然,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模样。
    实际上,一边侵占百姓的良田,一边还在嘲笑大晟皇室的愚蠢。
    全都是演技。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偏偏还让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掌握了权力。
    大晟王朝是输在皇帝的不作为吗?
    在宁王看来,并不是。
    但凡皇帝一个人有用,那天底下就没有那么多的亡国之君了,皇帝的能力,只不过是多增添了一部分的翻盘点。
    你当皇帝发号施令没人听,各有各的想法,那怎么管?最可恨的是,这些官僚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知识。
    怎么挑选新上任的人,都是官僚体制内的人,有志之士在没有得到空降的上司赏识,他想要一步一步做大,就需要其他官员的提携。
    否则就要被人搞针对,让你做官做不下去。
    你不贪?那我们就逼着你贪,一起进了这个黑口子里,你还怎么脱身?而且,这么一道程序里,没人能独善其身。
    就这么说吧。
    拿赈灾这一事来讲,旱灾了,皇帝要赈灾,从国库抽取三十万两白银去赈灾。
    这个银子从户部多个官员的手里经手。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是没人敢贪墨这个银子的。
    但是「终晟之时」的这个恶性天命,导致的结果就是赈灾的银子到了这里,经手这笔银子的官员,人人都贪一些,留下二十万两白银跟着钦差的手再前往灾区。
    灾区的地方官员和钦差大臣再串通一气,这二十万两赈灾的银子又要缩水一部分。
    独善其身?
    不现实。
    经手这赈灾款项的,如果有八个官员,七个都贪了银子,还有一个没贪。
    这让另外七个人怎么看待你?
    就你清高,就你不要银子?
    对于另外七个人而言,相当于他们被另外一个没有贪污银子的官员拿住了把柄。
    无论你怎么发誓说自己不会告知皇帝,另外七个官员都不会信你。
    从这一步开始,你就被隔离出权力的中枢。
    独善其身的官员必然会遭到集体的排挤和针对,然后想尽办法赶走他,让他收拾行李滚蛋。
    至于告状?
    另外七个官员,会在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把你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为了荣华富贵的他们不会给你任何的机会。
    甚至还能倒打一耙,七个人轮流污蔑你一个人。
    你想要爬上去,就得和整体的风气合流。
    汉王是尽力在想办法解决中央朝廷的腐败,官僚道德败坏的现象,通过自己不顾惜生命的方式砍出了致命一刀。
    宁王看到了汉王都做出这样的表率,她也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在京城的亲姐姐。
    秦王真遇到事儿,宁王还是得帮的。
    但问题是宁王暗中多方调查,和官员们来往,惊人地发现了这股糜烂风气,她就知道大晟王朝这次的局势糟了。
    宁王想要在各个权力的要位安插自己的人手,然而不管怎么插手,自己的人都是被默默排挤的。
    这些官员不是不让你坐这个位置。
    他们能让宁王的人坐到关键的位置上,但他们不会听宁王安排上去的人所安排的命令。
    听了吩咐但不会跟着吩咐去做事。
    这意味宁王安排过去的每一个人,到最后都是孤臣,无法有效发展自身的团体力量。
    而且宁王手上的人都是出身比较低的寒门,在朝堂中做官的,哪个不是名门望族,他们根本不会搭理宁王的人。
    秦王杀人立威,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秦王和宁王都在安插自己的人手上做了努力,但是朝廷的零碎程度,已经超过了想象。
    而皇威这个数值,是能让朝廷中的官员能信服你的命令,从而执行你下达的目标。
    秦王就是想试着把皇威数值刷上去,再从这些朝廷官僚中扶植自己的力量。
    实际效果,并不好。
    但秦王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部都杀了,让整个权力出现真空,再拿自己这几个人填补空缺吧?
    这只会诞生权臣来把持朝政,不是一个合理的处置手法。
    宁王果断舍弃掉中央朝廷,另谋出路,虽然说馋陆成安的身体是占据了七成的内心欲望。
    但以宁王的政治眼光,她也是看出了这个朝廷已经是到了没法挽救的情况。
    而为这样的朝廷效力,这还不如学学诸葛亮,回家种种地,归耕南阳来得实实在在。
    秦王不另谋出路,那是因为秦王没地方跑,困死在京城了,哪怕局面烂成这样了,她也只能想办法收拾这个烂摊子。
    反正,不管秦王和晋王她们快乐不快乐。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