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如果及时取舍,放弃低端制造,走中高端产业,比如转移去生产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等高端产业。
    
    这叫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快速发展高端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
    
    但会出现,大批大批人员失业,造就社会问题。
    
    甚至会出现大明贫民窟。
    
    这是不允许的,老皇帝一直在说,共同富裕,大明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也是世界第一霸主国,世界第一,四十亿百姓都该富起来。
    
    “此事孤回京后会禀报朝廷,完善法律。”朱厚煐也进过工厂,知道干六到八个小时,才赚一千多元多么辛苦。
    
    他就干了三天,就跑回家去了。
    
    可那些工人却要干一辈子的。
    
    “谢殿下垂爱!”黎平知府长拜。
    
    朱厚煐让他免礼:“除了种植茶树和中药,朝廷不也在贵州投资了很多工厂吗?为什么做不起来?”
    
    “不是我们贵州人懒惰,也不是工厂在贵州不行,而是排污标准不达标,很多工厂刚开没几天,就停工停产了。”
    
    黎平知府摊手无奈道:“臣印象最深的是,在古州府榕江做县官的时候,县里第一家化肥厂揭牌。”
    
    “朝廷投了3000万啊,建成全贵州最大的化肥厂,招募了上千名工人。”
    
    “结果呢,刚开工不到一个礼拜,就被勒令停产了,因为排污标准不达标。”
    
    “当时工厂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工厂排污达标。”
    
    “最后三千万投资打水漂,上千名工人空欢喜一场,县里忙乎了两三年白忙了。”
    
    “您现在去榕江,还能看见那家化肥厂呢。”
    
    老皇帝对排污标准太高了。
    
    像大明这种往初级工业化迈向脚步的国家,就不能考虑什么污染不污染的,先进了工业国家再说。
    
    可老皇帝是既想要工业化,还想要青山绿水,根本就矛盾嘛。
    
    等进入了工业化,之后再治理污染呗。
    
    朝廷官员也劝了很多次,都认为应该提高排污标准,没必要拿个标准,死死卡住民间经济发展嘛。
    
    可老皇帝就是不听,一意孤行。
    
    他是既想要经济腾飞,又想要青山绿水,我想富,但不能得病。
    
    “为何排污不合格呀?”朱厚煐问。
    
    “不靠海呗,没地方排污。”
    
    黎平知府也很无奈:“如果贵州遍地是工厂,贵州人口也不会流失这么多。”
    
    “景泰六十三年时,微臣上了奏疏,请求中枢改变排污标准,将投资放在贵州,贵州不想做农业省,想做一个工业省份。”
    
    “可中枢置之不理呀。”
    
    当着朱厚煐的面,他将自己的想法倒豆子似的说出来,这是最好的攀龙附凤的机会。
    
    朱厚煐在湖南做的事,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所以呀,各地官员肯定要针对朱厚煐的心思,见人下菜碟呀。
    
    他想见贤臣,那么就安排贤臣给他见见。
    
    只要这位不要随便进入一个城市,一切就都可控,那么就得控制朱厚煐的行程,让他跟着地方的思路走,地方想让他看见什么,他就能看见什么。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