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朝会一共要开七天。
    所以不急着处理。
    中途朝会还短暂的休息了一番,由嬴政赐宴。
    内侍们端上食物,有乐家献上歌舞,以供欣赏。
    不少郡守都下定了入咸阳为官的决心……看看这里,在看看自己所在的穷乡僻壤……
    没得比!
    ……
    吃完饭后,大朝会继续。
    一连数天,四十六郡守连番上阵,将自己治下的问题拿出来,群臣争相提供者解决对策。
    最后一天,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疲惫之色。
    包括嬴政跟他身边的扶苏也是如此。
    这一次出列的是李牧。
    自从高景实施新政,军政分离后,李牧是唯一一个以将领身份,兼任郡守之位的。
    而且从上郡郡守,调任了九原郡郡守。
    此时李牧出列,道:“皇帝陛下,臣所辖的太原郡地处北方,与匈奴接壤,时下临近严冬,匈奴常有南下劫掠之举。
    臣虽然出兵击溃过一次,但眼下匈奴又有聚集的迹象……而且此次规模与以往不同。
    臣已经将九原一部分兵力调往渔阳,现在九原兵力不足,臣请皇帝陛下派兵支援!”
    嬴政点头,道:“.「朕与景纯也探讨过,恐怕匈奴也有一统之举,此事需慎重!军方有何意见?”
    武将们面面相觑。
    王贲出列,道:“皇帝陛下,若匈奴真有一统之举,臣建议先发制人!”
    “不可!”
    蒙恬出列,道:“草原广袤,方向难辨,若贸然出兵,恐怕难以为战!”
    李斯也出列,道:“出征草原,只会折损我大汉锐士,却换不来相应的回报……臣以为,依城防御便可!”
    嬴政思索着,三人说的都有道理,最后看向高景:“景纯,你以为呢?”
    高景想了想,道:“建立互市吧。”
    嬴政一愣:“何为“互市”?”
    高景解释道:“匈奴之所以南下劫掠,无非是冬季食物不足……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边境建立集市,提供粮(赵了赵)食,让匈奴用牛羊马匹等物资交换沃?
    当年齐鲁相临,鲁国盛产“鲁缟”,管仲便谏言齐桓公,在齐国大兴“鲁缟”之风。
    一时间鲁缟供不应求,价格也自然是水涨船高,鲁国民众发现织缟的利润,比种田要划算得多,于是就主动放弃了农业,一窝蜂的在鲁国掀起了织缟风潮。
    一时间鲁国“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以至鲁国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一年后,齐国停止购买鲁缟,鲁国无粮,为了生存,只能向齐国高价购买,以至国力大减,不得不依附于齐国。
    这便是“齐纨鲁缟”的典故!
    我们何不效仿管仲之举?”
    嬴政猛地拍手,喝道:“彩!”.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上位者学道 
    小圣贤庄。
    荀子将一封信推过去,道:“这是师弟给我写的信,你们都看看吧。”
    伏念,颜路,张良三人行礼,然后由伏念接过来打开。
    一开头是很普通的问候,随后高景讲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情况,还有嬴政询问他对儒家的看法,以及一些治国策略,最后希望师兄能保重身体结尾。
    看似很普通的信。
    但三人转阅完后,都开始沉默了。
    荀子淡淡的问道:“都看出了什么?”
    伏念叹了口气,道:“皇帝,似乎开始对儒家不满?”
    荀子眼皮一翻:“真的如此?你们小师叔如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若皇帝真对儒家不满,你们小师叔还能如此?”
    伏念想了想,转而道:“是儒家做了让皇帝不满的事?”
    荀子问道:“你们觉得是什么事?”
    三人沉默不语。
    荀子叹了口气,道:“你是儒家掌门,你们三个的决定关系到儒家的未来……子房,你还对当年的727颍川之乱耿耿于怀?”
    张良行礼,道:“子房不敢。”
    荀子叹了口气,道:“师弟是看在同为儒家的份上,才给我写了这封信……你们要清楚,儒家除了那些贱儒外,我也是儒家,师弟也是儒家!”
    “贱儒”一出,荀子说的是谁,已经显而易见了!
    子张之儒一系,便是荀子口中的“贱儒”!
    墨家学说的创立,便于子张之儒有关,如今子张之儒便在秦国为官,为首者……淳于越!
    ……
    咸阳。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