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艺人上台。”
听到监听耳机里传来的声音,麦迪逊-比尔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朝韩易、凯伦-郭和其他团队成员竖起大拇指。在看到众人拍手鼓励的动作后,她重重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接受到了信号,随即,换上一副热力灼人的笑容,小跑着登上了阶梯。
之所以说是“看到了”拍手的动作,是因为此时此刻,她的全部听力,都用来捕捉耳机里的声音。
“15秒自我介绍,保持简练。”
耳机里传来另一条指令时,麦迪逊-比尔正好来到舞台中央。
悬于观众席头顶的探照灯已然尽数熄灭,就连舞台上,也仅剩追踪麦迪逊的顶光和面光还亮着。
而futureno模特?”
“她不是instagram模特,好像是贾斯汀-比伯签约的艺人。”
“那有什么区别?”
“见鬼,她挺辣的啊!”
“i'dhitthat!”
台下低声细语的各种讨论,麦迪逊自然是听不见的。因为自我介绍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完,耳机里又换了一个男声给出指令。
“hereelodies》,2、3、4……”
只要不超过与场地约定的宵禁时间,主嘉宾在台上踱来踱去,与观众们扯一些闲篇,趁机恢复体力和嗓音状态,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这是他们的演出,他们的主场,能听他们多说说话,台下的观众也会觉得赚回了票价。
但开场嘉宾不同,主演们浪费掉的时间,都是从他们这里抠出来的。
哪有什么喘息的机会,十五分钟三首歌,加上开场和谢幕,能耽误的时间还不到三十秒。
于是,麦迪逊还没反应过来,她的监听耳机里就响起了《melodies》的前奏,以及规律敲击着她的耳膜,发出清脆声响的节拍器。
“verse!3、4!”
为了确保歌手不进错拍,演出顺利进行,foh调音台的音频工程师还会在每个人声的切入口直接帮艺人把拍子数出来。
舞台表演,从来就不是台上的歌者在形单影只地与黑暗缠斗。她的身后,还站着一整个令人心神安定的专业团队。
麦迪逊需要做的,就是步步跟随指令,正常发挥即可。
“旋律萦绕在我脑海,
小小音符在床头翩然起舞。
歌声在发丝间缠绕交错,
四周黑白琴键随处可见……”
《melodies》这首歌的主要创作者与制作人伊娜-沃德森,在后世以与卡尔文-哈里斯合作的那首《hoix、jls和theelodies》的旋律与唱词,以及麦迪逊身后无边大屏上同步播放的,2013年制作的mv,就像一台《回到未来》里的dmc-12,把这些已经远离零零年代的“大人”们,拉回到了那个teenpop主宰乐坛的年代。
举起手机或者汽水,不少人开始跟着强劲的鼓点上下挥动手臂,晃动起了身体。
虽然这不再是他们会锁上卧室门反复播放的音乐,但在演唱会的安全环境里再回忆一次,也不失为一件趣事。
“这歌得多老了?”
“谁知道呢,可能是她八岁发的歌吧。”
“cheesy!”
当然了,任何场合,都不会少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反调大师。用或犀利或幽默,或完全不近人情的方式把这首明明白白大大方方的青少年流行批判一番,能让他们在朋友、伴侣或者孩子面前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想的。
“doremi的旋律,
像a-b-c一样简单,
却如交响乐般美妙,
我说的是,你与我的感情……”
“旋律萦绕在我的脑海,
无时无刻不回荡在我心间。
曾有些走调的我,
被你精心修音,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实话实说,舞台上的麦迪逊-比尔,对斯库特-布劳恩和小岛唱片为她挑选的这首出道单曲,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再说得直白一点,可能用厌恶来形容比较恰当。
泡泡糖般的青少年流行,就不是麦迪逊想套在自己身上的标签。
但好恶归好恶,专业归专业,这首为她的音域量身定制,从2013年到现在唱了至少两百来次的《melodies》,麦蒂就是闭着眼睛倒立,脚掌上再顶两樽花瓶,都能丝毫不处差错地精确完成。
情绪不在这里,自然出不了彩,但无功无过地作为开场set的第一首歌,给接下来的演出开个好头,这就足够了。
“很棒,再来一次,verse,3、4!”
“chorus,allin!”
“bridgein2、2、3、4……”
在与调音台和监听台有条不紊地配合中,麦迪逊-比尔继续推进歌曲,第二段主歌、第二段副歌再到间奏,都四平八稳地顺利结束。
“男孩,伱是我最爱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