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二十四小时!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直至今天,亲眼看到李卫东如阵前大将一般,临阵不乱,冷静睿智,关键是他脸上充满了自信,仿佛一切胜券在握。

    这,还是他记忆中,是他认识中的那个李卫东吗?

    所以,此刻的李卫东,让他又熟悉,又陌生。

    好在,他梁文龙也不是浪得虚名,在李卫东把目光移过来的同时,就整理好心情。

    “组长,三个仓库的资料,还有粮库所有人员名单,都在这里了。

    仓库因为是满粮的状态,每个仓库里,大概储粮二十万斤。

    因为大火烧的彻底,根据目测,能够清理出来的,还能够食用的粮食,加起来不超过五万斤。”

    梁文龙说着,脸上流露出肉疼。

    二十万斤,正好是一百吨。

    加起来就是三百吨。

    可现在,却只剩下五万斤,也就是二十五吨。

    足足损失了两百七十五吨粮食,即:五十五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目前商品粮供应条例,普通职工,平均每个月可以领到三十斤左右的粮食。

    五十五万斤,就是近两万人一个月的粮食份额。

    在这个一切都有计划的年代,按需分配的年底,每个粮库负责哪片区域,都是早有定论的。

    更关键的是,这些粮食,要面对十几万张嘴。

    因为粮库不可能一下子调集十几万人一个月所需的全部粮食,都是按照七天,十天,这样循环调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现在,少了这五十五万斤,就等于直接把这一环给打破了。

    其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绝对是巨大的。

    就算城内有储备粮,想要调集也需要时间,甚至很麻烦,后果也很严重。

    而明天,粮库被烧的消息就会传出去。

    不过,这些问题都跟李卫东无关,也不需要他去解决,那是领导们的事情。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找出纵火的凶手,揪出内奸,给领导们一个交代。

    “另外,街道办,所里,粮库的人已经出面,将粮库所有职工召集起来,最晚八点,便可全部召集起来。”

    梁文龙看了一眼外边,天擦亮,已经差不多七点钟。

    也就是说,再有一个小时,便可见到所有人了。

    “忙了一晚上,要不要先吃点东西?”

    说完正事,后续又没能跟上,梁文龙便岔开话题。

    “我还不饿,梁叔您去吃吧,今天恐怕有的忙了。”

    李卫东摇摇头。

    哪怕胡敬诚并未给他期限,但这种事情,最多期限不会超过三天。

    但李卫东给自己画了条线。

    二十四小时!

    从昨晚凌晨十二点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七个小时,还剩下十七个小时。

    像以往,专门抽出时间去吃饭,显然是不可能了。

    “一起吃点吧,我去让人准备。”

    梁文龙说完,便大步离开。

    屋内,这个专门收拾出来当做专案组临时办公室里,李卫东收回目光,继续翻阅着面前的资料。

    这些既有是粮库所有人员的名单,还有过去一年,那三座仓库,一些入库出库的记录。

    李卫东先前在第三农场的时候,虽然宋延给他布置了学习任务,但闲暇时间,他也看过不少关于如何记账的专业书籍。

    再加上有宋延这个农场会计,他对于会计记账的流程,出入库这一类的东西,并不陌生。

    原本,只是敌人纵火烧毁三座仓库,只需要将其找到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看这些出入库的记录。

    但偏偏,李卫东就在看。

    甚至,还发现了一些反常的细节。

    这些出入库的记录,太干净了。

    干净的反而不正常!

    因为仓库库管并不是一个人,所以每次入库跟出库,也不可能是一个人负责。

    那么,他们的一些记录习惯,也就不会相同。

    尤其是如今没有电脑,只能手写,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

    但偏偏,这些记录干净,整洁,没有半点漏洞。

    看上去好像很正常,入库出库这么严谨的事情,怎么可能出错?

    但,粮食是有损耗的。

    湿气重点,跟湿气轻点。

    每一次过磅,称重。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区别。

    少量的粮食,肯定觉察不出来,但数量如果放大到百万斤,那么差距就大了。

    偏偏,这些东西在出入库的记录中,根本就看不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近一年的数量,竟然恰好对得上。

    年初到年尾,不多一斤,不少一斤。

    当然,这个不多不少只是体现在出入库跟总结记录里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