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节  三国之无敌召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诸葛玄此时颇为懊恼,原本是想举荐自己的侄子,为他谋条出路却不想最后却是如此结果。
    
    “大兄,这是主公给你的考题啊!”一个稚气未退的声音将梅长苏、荀彧、荀攸三个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了过去。诸葛玄和诸葛瑾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年幼的诸葛亮。
    
    刘睿笑着说道:“你是何人?”
    
    “小子诸葛亮拜见主公!”诸葛亮走出来来到诸葛瑾,像模像样的躬身行礼说道。
    
    刘睿微微一笑说道:“你既然说这是给你兄长出的一道考题,那想必你也知道此题何解了?”
    
    诸葛亮挠了挠头说道:“小子日前读的《吕氏春秋》中有一则晋平公与祁黄羊的故事。我从那里面学到了一句话。”
    
    “你学到了什么话?”刘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诸葛玄和诸葛瑾顿时也反应了过来。梅长苏、荀彧、荀攸三个人则是一脸诧异的看着诸葛亮。他们没想到诸葛瑾都没能看破的命题,如此的一个稚子居然看出来了。
    
    此子将来定不凡!这是三人心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笑着说道:“那句话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今日我叔父举荐我大兄为主公效力,是为内举不避亲,此乃君子所为也,何畏人言乎?”
    
    “哈哈,好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诸葛亮你是如何看出这是我出的命题呢?”刘睿满意的笑着说道。
    
    诸葛亮回答说道:“小子以前经常听叔父说主公乃当世最仁德的君子。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主公既然是当时少有的君子,自然是坦坦荡荡的了,又何惧人言。故而小子大胆猜测这必然是主公对我大兄的考验!”
    
    刘睿满意的拍了拍手说道:“此子聪慧深得吾心,我想为他寻得一个良师,不知诸葛大人可愿意让他留在常山郡学习?”
    
    “多谢主公垂爱,玄自感激涕零矣。”诸葛玄大喜说道。
    
    刘睿微微一笑走到诸葛亮面前指了指梅长苏说道:“诸葛亮,此人乃我的文胆智囊,你可愿意拜他为师?” 、、.。
    
    187:诸葛拜师奉孝归来
    
    众人闻言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诸葛亮的身上。梅长苏的才情众人皆知,即便是荀彧荀攸两人也是自愧不如,现在刘睿居然让诸葛亮拜梅长苏为师,可见他对诸葛亮是有多么的喜爱。
    
    诸葛玄此时内心欣喜不已,他原本只是想为诸葛瑾谋个出身而已。不想诸葛亮却得到了刘睿的欢心,甚至要让他拜梅长苏为师。
    
    诸葛玄用迫切的目光看着诸葛亮,若不是刘睿在场,他早就上前把诸葛亮按在地上给梅长苏磕头拜师了。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之中,诸葛亮一脸欣喜的说道:“小子愿意!”
    
    言罢,诸葛亮便上前去给梅长苏行拜师礼。
    
    诸葛亮机灵的很,虽然他没听说过梅长苏的名字。但是他知道能被刘睿称之为文胆智囊的人,绝非简单之辈。荀彧、荀攸二人的名字,诸葛亮常听诸葛玄提起,也知道他们是刘睿身边的重要谋士。但是他们都没有被刘睿称之为文胆智囊,那么可见这个梅长苏的才情必然在他们之上。能拜到如此的名师,诸葛亮自然是心里十分乐意了。
    
    梅长苏一脸和善的笑容看着跪在自己面前行拜师礼的诸葛亮,收得如此佳徒他的心里也是相当满意的。
    
    “恭喜诸葛兄,令侄拜的名师,他日定成大器!”任恒笑着对诸葛玄说道。
    
    荀彧笑着说道:“恭喜长苏啊,收得如此佳徒啊!”
    
    宴会大厅之中一片喜气,刘睿在看着诸葛亮向梅长苏叩了三个拜师头之后笑着说道:“子瑜,你的才情相当不错,你也留在郡守府中跟在文若身边处理政务,待到日后有经验了再像你叔父一样到外地做官吧!”
    
    诸葛瑾闻言大喜说道:“多谢主公!”
    
    随后刘睿对任恒之子任博也是进行了一番考量。不过任博和诸葛兄弟不同,他自幼不喜文墨,偏爱刀枪剑戟。
    
    刘睿经过一番探查,发现任博的资质也算中等,若是能好好的培养一番将来也能成为一员良将。于是便将他交给林冲。
    
    这一场宴会最后在皆大欢喜的情况下结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