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好吧!”李馆长目光盯着棺椁里找出来的辽代齐王印玺和黄金面具,终究还是没好意思抢过来,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看着这座奇特的陵寝,连连跺脚。
我们当年搜遍了草原寻找红山文化遗址,怎么就没把这个陵寝找出来呢!
真是,真是!
失策!
逝者已逝,入土为安,作为辽代一个藩王,耶律隆墓中最值钱的就是那些精美的壁画,而他的骨殖则没有太大的用处。
李馆长的考古队对逝者没有半点尊敬,或许是因为他们常年考古见过的死人骨头太多了,把棺椁内具有历史价值的道藏书籍和陪葬的金银饰品拿走后,就把堂堂齐王的骨殖扔得到处都是,看到这一幕,刘卫东也是直叹气。
这帮人……
刘卫东戴上红手套,让老王爷打开红伞罩住棺材,将骨殖捡出来,放进修房子的木匠们就手给订做的一口松木棺材里,在附近挖了个坑埋下去,算是让他入土为安。
至于那些道藏典籍和金银珠宝,对不起了,绝不能让李馆长他们就这么拿走!
凭什么!
你都拿走了,我们的旅游区以后还展览什么!
看着爸爸把骷髅头捧出来,在红伞的遮盖下转移到另外一口棺材里,小不点等几个吓得捂住眼睛不敢看。
“我都不怕呢!”老三瑟瑟跑过去,探头一看,吓得妈呀一声,撒腿就跑!
小格格气得直跺脚!
这熊玩意!
等到忙活完这些事情,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按照规矩――刘卫东也不知道辽代有没有烧纸钱的规矩,反正甭管棺材里是谁,就按照汉族的规矩办吧――他弄来厚厚一沓纸钱,在耶律隆的新坟包前点燃了。
耶律隆:小伙子还挺讲究。
“这样也好,至少您老不用担心被人盗墓了,您就安心长眠地下吧,安喽!”刘卫东嘴里念念叨叨,把纸烧完,站起身,叫老三过来给磕个头,算是赔礼。
“爸爸,棺材里的老爷爷不会来找我们吧!”
做完这些后,刘卫东背着老三往家走,小家伙捏捏他的耳朵,多嘴多舌问了一句。
刘卫东扭头看了一眼坟墓,顿时觉得脑后凉风直冒!
“闭嘴,快走!”他急匆匆回了家。
当天晚上,刘卫东刚刚睡着,就梦到一个穿着龙袍的中年人站在地炕旁,冲他深施一礼,随即飘然而去。
刘卫东猛然惊醒,抬起头看了看蒙古包,却没看到什么。
身边一溜睡着五个孩子,媳妇也睡得迷迷糊糊,娇俏的身子靠过来,贴在他胸前,一双柔荑自然而然的搂过来。
呼!
刘卫东擦了把汗,扯过被子,搂着媳妇继续睡觉。
南边耶律隆坟墓那块地,用红砖头圈起来,等着王爷府修好后把里面的壁画移过去。
由此修建王爷府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刘卫东派人拿着琉璃瓦残片去山西介休,看看在这个琉璃之都能不能原样复原出一批琉璃瓦。
至于建筑房子需要的木材,他也咨询了一下刘宝丰和陆老爷子,俩老头都说现在大块料的金丝楠木十分难寻,红木倒是还可以弄来一些。
没办法,他只得退而求其次,选用红木作为复建的王爷府的主框架支撑。
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很多。
材料有了,但又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找不到会修筑这种大型古典建筑的木匠师傅!
这个就有点……
“你要修这个东西,那人才肯定不在咱们这穷乡僻壤,你去京城找找,按理说故宫是有专门负责修葺的老匠人的……”
老王爷给他点名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京城!
按照前清的规矩,在京城设有造办处,专门负责宫殿的维修事宜,如果能找到那些老匠人,就可以把王爷府重新修葺起来。
现在在草原上,只能找到一些从东北过来的农村小木匠,打打下手还可以,建造这种大型的仿古建筑,怕是力有不逮。
刘卫东也有些犯愁,这种人才去哪找啊!
京城那么大,再说了清朝都灭亡多少年了,那些造办处的老木匠,应该已经都成了耄耋老人了吧,还能活下来几个?
“哥你打算怎么办?”小格格是一门心思想着把王爷府修起来,那是她的家。
只是……
看我哥挺犯愁的样子……
“去找找,也许会有呢!”刘卫东去巴音陶克乡里,给刘毓文打了个电话,让她在电视台做个广告,诚招古典建筑修缮人才。
这就等于是大海捞针了,能不能捞到,全凭运气。
“吼吼,臭爸爸臭妈妈,都不来抱抱我,宝宝生气了!”老三又跑来作妖,抱着俩人的腿不肯松开。
“你这孩子别捣乱,你爸爸正犯愁呢!”小格格抱起儿子,擦擦他脏兮兮的小脸,“看你,造得像个小要饭花子似的。”
“嘻嘻,要饭饭吃!”老三搂着她的脖子,歪着小脑瓜,看刘卫东在桌子旁写写画画,打了个哈欠,“爸爸在干什么呢?”
“你爸爸在看图纸,咱们去外边别打搅他好不好?”
“嗯不好不好,就要打搅就要打搅……”
“乖,再不听话要挨揍了!”小格格抬起手吓唬老儿子,老三嘻嘻一笑,“妈妈别打,我可听话了!”
“哼,调皮捣蛋,跟你爸爸小时候一样!”
刘卫东抬起头,一脸狐疑的看着媳妇,小格格在他后脑勺拍了一下,“快点干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