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节  三国:开局选择大小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诺!”
    。。。。。。
    大约半柱香后,马车再次回到刺史府的门口,徐庶在庞统的带领之下,跨过了刺史府的大门,向着里面走去。
    “元直”一道激动的呼喊声骤然响起,只见袁熙从台阶之上,快步的走了下来。
    徐庶一惊,连忙快走几步,恭敬的施礼道:“徐元直拜见侯爷”
    袁熙一把握着徐庶的双手,满脸兴奋道:“元直,你总算来了,熙对你真是朝思暮想,就望能见上一面啊!”
    “让侯爷久等了”徐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来,来,我们里面聊”袁熙拉着徐庶的手臂,向着正殿而去。
    进入之后,李儒亲切的抱拳道:“元直,我们又见面了”
    “拜见军师 ”徐庶再次施礼。
    “哈哈,元直,你的策略熙都已经看过了,真是强国之经要,尤其是军屯一策,更是熙最为需要的存在!”袁熙一脸赞赏道,此策一旦实施,必将又无穷的兵源供他征战天下。
    “侯爷过奖,军屯虽然不错,但要实现这一步,还需要两方面的基础”徐庶回道。
    “哪两方面”
    “第一就是庶所说的,必须要统一北方,降服外族,如此侯爷才能有这个实力,这个威望来实施变革”
    “这个熙明白,你放心,熙不会现在就冲动寻求变革”袁熙点头道。
    “侯爷英明,至于第二条,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需要侯爷在实行均瑶役,平算赋之后,在进行军屯之策,否则就算士兵再多,在骁勇善战,也绝无法席卷天下”徐庶严肃道。
    “这一点凉也看出来,军屯的核心之一,就是军户免税,这样确实会消耗国力,所以必须在其他的方面填补回来”李儒赞赏道。
    “不错”徐庶点了点头。
    “士元,均瑶役,平算赋这两点你虽然写了,但没有军屯的详细,熙还有些地方不清楚,你在仔细说给我听听”袁熙一脸期待道。
    然而徐庶确苦笑了一下,随即神色端正抱拳道:“侯爷赎罪,庶无法说出来”.
    
    第342章
    
    袁熙顿时一阵愕然,随即笑道:“元直,这是何意?”
    徐庶面带惭愧道:“侯爷,这两条不是庶想出来的,庶也只是明白个大概,因此无法详细写尽,而且就算庶完全了解,估计也把控不了,会出现诸多的问题,甚至导致不小的动乱”
    袁熙眉头一挑,拳头微握,道:“那是何人能想出如此富国固本之策”
    他心中已经有一个猜想了,但确不好直接说出来。
    徐庶的脸上突然犹豫,看到这一幕。庞统面带感叹的说道:“能想出这个策略,并且还能元直知道,必是孔明无疑”
    徐庶叹了一口气,面带着敬佩:“不错,真是孔明,庶与元直喜军事,而孔明却是诸子百家无有不涉,无有不精,尤其对民生,内政更是到了非凡的地步,其才学百倍与庶”
    听到这话的李儒目光一凝,他真是越来越好奇这位卧龙了,不但庞统这么说,就连徐庶也如此推崇,此人的才华究竟到了何等的地步。
    袁熙苦笑了一下,其实徐庶刚才说的时候,他就知道可能是这位未出茅庐,以定天下三分,名垂千古的丞相了,对于诸葛亮,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惋惜。
    其一为对方的忠,为了完成的刘备遗愿,为了能让蜀国真正强大起来,他七出祁山,有些人说诸葛亮是为了自己名,损耗了国力,损耗了蜀中精锐,但袁熙觉得根本不是,古之有云,偏安一隅者是绝不会长久的,更何况蜀国在怎么繁华,又如何能比得了中原和北方,因为古代和现代是不一样的,人口绝大部分还在中原,而若攻击东吴,则是愚蠢的行为,两只狼配合密切,或许还可以咬死一只老虎,然而若两只狼相互内斗,那老虎轻易的就可以将他们碾死,所以他必须,也只能北伐,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他有生之年,可以杀出一条生路,但奈何浪花淘尽英雄,冢虎司马懿的老辣,沉稳,以及坐拥中原和北方的无尽兵力,粮草,生生脱死了他,导致五丈原星落,留下了千古之叹。
    其二他为对方之才,以一己之力,借赤壁之胜,将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的刘备一步步扶上了帝王之位,这步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心酸又有几人知道,因为刘备除了一个汉皇后裔,关张赵将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东西,曹操尚且有亲朋好友,孙家尚且有江东,所以诸葛亮需要刘备三顾茅庐,因为刘备若是这样的情况下,连诚心也没有了,诸葛亮又何必付出自己的一生,袁熙很明白,在这样的时代,辅助一位白手起家的枭雄,是又多么的困难,这绝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耸人听闻,后人看起来很轻松,赤壁,借荆州,但当你真正到了那一步,你就发现天下英才何其多,谁也不是蠢货,想从这里走出一条路,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而诸葛亮他成功了。
    有人说他若果真的聪明,就不应该在让关羽去守荆州,足见识人不明,但这一点袁熙也要说一句,因为他自己现在也是一方诸侯,就比如说李儒的权利已经够大了,但各地镇守将军之位,依然,也是必须要他点头同意,李儒根本没有直接安排的资格,而关羽当时是何等的威震天下,曹操都爱惜的为他擦靴,荆州如此重要,刘备也很清楚,所以他不可能让其他人去镇守,他只会相信跟随几十年,无敌而又忠心耿耿的二弟,袁熙觉得,当时的情况,以及关羽的表现,不管是谁,就算是庞统未死,元直未去,也阻挡不了,这一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主公的识人,只不过若是徐庶,庞统在的话,一人蜀中,一人荆州,有大才辅助,或许可以保荆州不失。
    但真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当然也有错误,那就是袁熙觉得诸葛亮后期把自己逼的太紧,或者说到了后面有些太自信了,他将蜀国的军政,不管大事小事,全部一把的抓在手中,忽略了对二代人才的培养问题,仅仅剩下姜维等一小批可用之人,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他死之后,蜀国的快速灭亡。
    不过若是刘备还在,这一点就不会发生,因为主公者,平衡也。
    想起这些,袁熙叹息道:“元直,孔明是不是觉得我袁家也是谋反作乱之辈,他想辅助汉.` 室”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