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渔获  下海捡到一个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家注意,要下网啦,下网啦。”

    就在这时,船长刘南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纷纷向船尾望去,只见一大团深水渔网从船尾弹射了出去,迅速地扩散开来,笼罩了方圆数百平方米的范围,渐渐地沉入到了海底。

    黑旗号只是一艘近海中型渔船,总长55米,型宽10米,型深52米,最大排水量4310吨,吃水39,主机功率3120kw,船速12节,冷藏海鲜为30吨,淡水25立方,燃油38立方。

    而黑旗号上的深水渔网能够深入海面下200米左右,能够捕获近海的大多数经济鱼类。尤其以鲈鱼、墨鱼、梭鱼、鱿鱼、带鱼、章鱼等普通海鲜为主。

    这些普通海鲜的批发价普遍在十来块到二三十之间。如果能够捕获满舱而归,总价值也有六七十万,除去燃油和船员薪酬,老板能够净赚一半。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进入海洋水产这个行业。

    拖网撒下之后,渔船的速度开始慢慢地降了下来,显然下面有着一个庞大的鱼群,已经有不少鱼进入了网中,所以才会影响渔船的速度。

    “起网吧……”半个小时后,渔船的速度明显地达到了临界点,船长刘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连忙命令绞盘手开始收网了。

    “沈茶严,你到这边来,一会儿渔网拉上来后会倒在甲板上,你那个位置不能待人。”李熊看到沈茶严还在甲板上面,立即招呼着他。

    沈茶严还是第一次随渔船出海。所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闻声连忙退到了李熊的身旁:“熊哥,这一网能够网到多少鱼呀?能有些什么鱼啊?”

    “网到什么鱼要拉网上来才知道,不过从船速受到的影响来看,一网最多能够达到四五千斤。我估计这一次就算不到四千斤,那怎么也有三千多斤。”李熊也有两年的出海经验了,所以他估摸着说。

    几个船员正在转动绞盘,将船尾的拖网慢慢地拉出了海面。

    顿时一大包白花花的海鱼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只是沈茶严不太熟悉这些海鱼,不知道它们是些什么鱼,又值不值钱。

    “哗——”

    拖网直接移动到了甲板上方,网口张开,网里的海鱼纷纷落下,在甲板上堆积得如同一座小山一般,而且一尾尾海鱼都是鲜活的。不但乱蹦乱跳,有些大鱼还在开自助餐,张口就向周围的小鱼咬去。

    沈茶严的眼睛都要看花了,因为他发现鱼堆之中有些鱼巨大无比,足有两三米长,怕不是有一百多斤。还有些鱼长相奇特,颜色鲜艳,非常漂亮;更有一些海龟、贝壳之类混在其中。

    “大家动作快一些,将鱼分类冷藏,将海龟、贝壳这些丢下海去,注意一下有没有珍稀海鲜,有的海鲜要放进水池养着,不然死了就不值钱了。”船长刘南立即大声地吆喝着吩咐了起来。

    “沈茶严,你跟我一起吧,我跟你介绍这些海鱼。”船员中除了沈茶严之外,其他人显然都颇有经验,闻声纷纷拖着一个个水桶冲向了鱼堆,开始挑拣起了其中的海鱼。

    “熊哥,这种鱼我好像认识,应该是梭鱼吧。”沈茶严一边捉起一条近一米长的青鱼,一边对李熊说。

    “不错,这就是梭鱼。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属于近海鱼类,喜欢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也有可能进入淡水河。性情活泼,善于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李熊对这些常见鱼类非常了解,说起来滔滔不绝。

    “茶严,你看这梭鱼其实都一个样,身体细长。你知道吗?有人捕获过最长的梭鱼,差不多近两米长了。不过我见过的最长的梭鱼在一米五左右,是去年九月出海捕获的,有七十多斤呢。”旁边同样在挑捡梭鱼的船员朝着沈茶严笑了笑说。

    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

    沈茶严扫了一眼,发现鱼堆之中的梭鱼还不少呢,便问旁边的人:“梭鱼贵吗?”

    “外面市场上的梭鱼要四十多块钱一斤。不过我们渔船上的鱼基本上都是批发给海鲜市场的,基本上能卖到二十多一斤吧。”回答沈茶严的是郝仁,他对这些情况比较熟悉。

    “仁哥,那是什么海龟?不留着吗?”沈茶严看到郝仁正在将一只磨盘大小的海龟轻轻往海中推去,不由得好奇地问。

    这种海龟顶上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不露出甲外。

    “它只是看起来像海龟,但实际上却是玳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生物。所以我们只要捕获到它,就会放回海里去,不然就违法了。”郝仁解释说。

    “对呀,听说去年有个在国外留学的研究生,买了一百多块玳瑁的甲片回国,结果在机场安检的时候被发现了,判了个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呢。”旁边的船员是个年轻人,喜欢上网,此时也补充说道。

    沈茶严听了,仔细地打量着这只玳瑁。玳瑁主要生活在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食物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等。

    大家说说笑笑,干起活来倒也不觉得枯燥,而且沈茶严对大多数海鱼都不认识,便边看边问,众人一一地介绍解释,倒也让他增长了不少知识。

    “咦,这种鱼怎么和梭鱼样子差不多,只是没有梭鱼那样长的身体。它们是什么鱼呀?”过了一会儿,沈茶严捡到了一条四五斤重的海鱼,惊奇地问道。

    这条鱼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哦,它是鲻鱼。”

    “鲻鱼……可是它太像梭鱼了。如果身体长一些,没有这么圆的话,肯定会把它认成梭鱼。”沈茶严仔细地观察着,又看了看桶里的梭鱼。

    “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

    不过鲻鱼比起梭鱼来可是要贵得多的,批发价基本上也要三四十一斤,市场上更是卖到了七八十一斤。”郝仁感叹道。

    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