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 巡视南方,天壤之别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见漭批复,挖河道挖出来的土壤,运去青海牧场储存。
    
    同时提出,振兴青海计划。
    
    预计用三十年时间,把青海建设成塞外江南。
    
    同时,他派长孙朱厚煐,巡视南方。
    
    朱厚煐今年十七岁,出生在莫斯科,长在莫斯科,接受的文化教育和大明不太一样,即便老皇帝派了很多侍讲学士去教导藩国诸皇孙,终究是有地域差别的。
    
    这种差别,和当地文化、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纵然商国灭了莫斯科王国,八千万莫斯科人,占领后,锐减到了五千三百万,他们也被强制汉化,但或多或少的本土文化,影响到了商国文化。
    
    包括莫斯科建筑,还成为风潮,在国内火了一段呢。
    
    朱厚煐刚回国内,还不习惯礼法。
    
    他是一头黄色卷发,是染烫的,类似于欧洲人的发色,他刚在朝臣面前露面,就被喷个半死。
    
    最后还把发色染回来,拉直了。
    
    也就老皇帝,笑他为什么没把头发剃短了,朱厚煐说他爷爷不让,惹得朱祁钰大笑。
    
    老四想亲自巡视南方,可朝中事物冗忙,儿子朱佑梐还得帮他呢,就让孙子去。
    
    想坐稳皇位,不了解地方是不行。
    
    朱厚煐在十一月出发,乘坐火车先去湖北武汉。
    
    今年巡视湖广,明年巡视西南,后年巡视江南,三年内,朱厚煐要好好看一看地方。
    
    武汉,在景泰四十七年时升级为省治。
    
    这座城市,也是老皇帝主张建造的,也是大明第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城市容纳人口可达到三千万人。
    
    像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制约人口规模的水,武汉是三江汇流,是建在江上的城市。
    
    武汉,拥有世界最大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也是大明第一座跨长江大桥。
    
    景泰二十一年动工,耗时十九年完成,于景泰四十一年通车,总耗资三千七百万。
    
    也算是震古烁今的大工程了,可和景泰帝的八大工程相比,只能说小工程。
    
    虽然这座城市新城市,名字也是老皇帝起的。
    
    但是,这里的历史极为悠久,合武昌、汉口、江夏三镇为武汉,东汉末年的黄祖,就是江夏太守,孙坚就死在江夏之战中。
    
    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岳飞驻扎在武昌八年。
    
    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是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冲积出来的平原,又在景泰年间进行填江造地,把汉口填出来的,才有了现在的疆域。
    
    景泰六十五年的武汉,总人口2700万。
    
    平均房价在三千元左右,位置优越的楼房可卖七千元一尺,位置比较偏远的则两千元左右,但距离市中心恐怕需要六七个小时自行车车程。
    
    朱厚煐进入武汉,第一印象就是人多,热闹。
    
    作为九省通衢,武汉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客商。
    
    在景泰之前,武汉就是南北经商必经之地,但是在景泰十五年时,朝廷正式提出,将武汉打造成天下经济中心。
    
    朝廷先后斥资十几亿元,开发武汉,比如著名的武汉军工厂、武汉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