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已经发起攻击,对面却还是没人出声……
    如沉默的死神,无声的收割者生命!
    这种纪律性,协调性,战斗力……领头将领瞬间便判断出对方是哪支部队!
    也正是判断出对方是颍川军,领头将领的语气中才充满了绝望。
    ……
    与此同时,咸阳宫也很热闹。
    不断地有江湖人士冲入咸阳宫,却在无数的箭雨下一个接一个的丧命。
    而此时在咸阳宫内,扶苏跟高景并肩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箭雨纷飞的场景。
    扶苏忍不住叹道:“明知是死,这些江湖人为什么还要舍命冲入?”
    高景笑道:“人都有从众心理……有他们安排的死士带头冲锋,其他江湖人就算怕了,此时也会下意识的跟随。
    这么多人一起冲,万一侥幸冲进来,便能名震天下了!”
    扶苏恍然,再次叹了口气,道:“章邯将军,抓人吧!”
    章邯悄无声息的出现,拱手道:“喏!”.
    
    第二百四十七章 骑兵 
    九原郡是出了名的养马圣地。
    李牧之所以被调任九原郡郡守,便是为了再次组建骑兵。
    当皇帝的车驾莅临九原郡的郡城九原城时,李牧早已带着一直骑兵,在城外等候着。
    “皇帝万年!”
    嬴政罕见的离开车驾,走过来扶起李牧,然后看向他身后的骑兵,满意道:“都是精悍之兵,爱卿辛苦了!”
    李牧连忙道:“不敢,若无皇帝跟景公的支持,也无此等骑兵。”
    “咦?”
    嬴政正打量着骑兵身边的马匹,突然发现了什么,惊讶道:“为何有两个马镫?”
    这时候的马镫都是单边马镫,是用来让人借力上马的,并非是骑乘时可以借力的马具。
    因此在骑乘战马的时候,骑士需伏在马背上,用双腿腿部的力量夹住马腹,这样才能避免在战马飞奔的途中被甩落下来。
    这是当世的骑士所要面对的最大考验,也是训练骑兵最不易的地方。
    李牧忍不住笑了,道:“回皇帝陛下,这是景公的发明……至于效果,皇帝不防亲自试试!”
    嬴政顿时心动,道:“牵马来!”
    李牧当即将自己的马牵过来,道:“此马已经被臣驯服,性子温顺。”
    嬴政上前,伸手摸了摸马头,再抚摸战马的马鬃,再摸了摸马嘴,果然这马只是打了个响鼻,一点都没有反抗。
    嬴政这才踩着马镫,翻身跃上了马背。
    “彩!”
    李牧忍不住喝道,嬴政上马的动作娴熟流畅,可见骑术颇佳。
    身后的骑兵人齐声喝“彩”。
    这时代会骑马,真的是一种了不得的技术。
    即便常年征战的将军,也没几个会骑马的,最多的还是驾御战车。
    甚至很多普通百姓都没见过马。
    而嬴政贵为皇帝,居然骑术颇佳,可以说光是这一手,就能让一众骑兵归心。
    马具,即方便驾驭马匹的辅助器物,这个词首先出现在中原是在赵国,自赵国胡服骑射改制之后,战马被正式作为骑兵作战骑乘使用。
    因此赵国单独为这种骑乘的战马设计了马具,除了原本就已出现的笼头与缰绳以外,又改良了“马々‖鞍”。
    当然,赵国的“马鞍”,还仅仅只是仿造胡人骑兵的马垫所改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作战,而是让骑卒能稍微舒服地骑在马背上。
    但嬴政此时骑上马,感觉明显不一样。
    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恰到好处的将嬴政锁在马背上,纵然是战马奔跑者,也不会被轻易的颠下马背。
    骑乘战马最大的难题,就是在战马飞奔的期间稳定身体,牢牢依附在马背上,否则就会被甩出去,摔得七晕八素,甚至是当场摔死、摔伤。
    而要做到依附在马背上,骑兵们就必须双腿加紧马腹,整个人伏在马背上,长时间这样做的结果,别的辛苦暂时不论,至少胯骨左右两侧,难免会因为骑乘时的颠簸,使身体不断与衣服、马背摩擦,以至于最终皮肤破裂、鲜血淋漓。
    而马鞍,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嬴政会骑裸马,所以几乎在一瞬间,就意识到马鞍的重要性,忍不住大笑道:“这马鞍,想必也是景纯的杰作吧?”
    李牧点头,道:“正是出自景公之手……皇帝可以试试将双脚踩上马镫。”
    嬴政照做,双脚踩上马镫后,面色顿时一变,双腿用力……
    居然在马背上站了起来。
    “弓来!”
    嬴政面色严肃,伸手道。
    李牧早有准备的将弓箭递上。
    嬴政便站在马镫上支起身子,解放双手,拉开弓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