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小白毛盯着高景,不满的道:“为什么你动不动就“孔子说”,“孟子说”的,真以为我没听出来吗?”
    高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道:“人家说得对,我引用一下怎么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乙山 
    太乙山,又名终南山,不过实际上的终南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连山,属于秦岭的一段,长逾百里,太乙山是其中的一座山峰。
    这座山之所以成为道家的总部所在,是因为道家的一位先辈,尹喜子。
    当初老子西出函谷关时,他就是函谷关关令,故后人又称其为关尹子,据传老子撰写《道德经》便是受他邀请,在道家中地位颇高,位列天下十豪之一。
    顺便一说,“天下十豪”这个称呼,出自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而这十豪里,道家占了五个,兵家占了三个,孔子和墨子一人占一个。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当年尹喜子苦寻隐居之地,17最后找到了太乙山一带,于此地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此他的宅子被称作“楼观”,也是后世楼观道一名的由来。
    之后,太乙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道家圣地。
    也是道家门派总部驻地,一直见证着道家数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就是两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阴阳家从道家彻底分离出去,离开了太乙山,自立门户。
    第二次分裂,分化出了天人两宗,不过理论上还属于一家,两宗的驻地也都还在太乙山上,就是变成了一宗一半的状态。
    ……
    马车上不了山,高景干脆就带着小白毛步行上山。
    太乙山山高近千丈,一直到了将近半山腰的地方,二人才见到了道家弟子。
    不是特意来迎接的,而是守山弟子。
    有趣的是,这里的山路分作了两条,显然,一边是人宗,一边是天宗。
    两名守山弟子盘坐在山道一旁,精心打坐,对高景跟小白毛的出现,只是搭眼瞅了一下,然后又闭上了,好似没看见人一样,完全没有上前搭话的意思。
    小白毛不耐烦的道:“喂,走哪边是去天宗的路啊?”
    左手边的守山弟子睁开眼,冷淡无味的道:“天宗不接待外客,二位请回!”
    小白毛怒道:“不接客,你们守个什么劲?插块牌子写个此路不通不就完了?”
    守山弟子就好像没听到一般,闭上眼睛继续打坐。
    小白毛无奈的看向高景:“现在怎么办?”
    高景笑着道:“是你要拜师,你自己决定怎么办……或者,你可以打进去?”
    小白毛眼睛一亮,抽出自己的木剑,跃跃欲试。
    不过迟疑了一下,小白毛还是没有动手,只是道:“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指着高景,小白毛得意的道:“他可是高景!”
    高景:“……”
    不过小白毛的话说出来,总算让守山弟子有了反应,脸色变了变,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高景,然后露出了然之色。
    “先生请稍后!”
    守山弟子起身行礼后,返身沿着山路上去了。
    小白毛嘿嘿笑道:“你的名头还挺好用的嘛。”
    高景无语的搓了搓她的脑袋,道:“我以为你会打上去……”
    小白毛晃着脑袋道:“我是来拜师的,又不是来砸场子的。”
    高景小声道:“我跟你说啊,道家最烦儒家的一些繁文缛节,你直接打上去,说不定还能让人另眼相看呢!”
    小白毛疑惑道:“真的?你不是在骗我吧?”
    “当然是真的!”
    高景正色道:“去吧小白毛,拿出你的剑……”
    话还没说完,刚才回山的守山弟子出现了,还带着一个很年轻的弟子。
    这个年轻弟子的眼神,跟守山弟子完全不一样,更有人情味,更像一个寻常人,没有那股子出尘超世的味道。
    而且容貌异常俊美,有着一头异于常人的海蓝色头发,服饰也是更为华丽的蓝色道袍,就是年龄不大,最多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
    一出现,就好奇的打量着高景,又对小白毛笑了笑,行礼道:“天宗弟子小灵,为先生引路,两位,请!”
    高景看着他,突然笑了,道:“有劳了。”
    小白毛倒是不客气的道:“走吧,前头带路。”
    三人沿着山路上山。
    路上,小灵很活跃的主动跟高景搭话,蓝色的眼眸里透露出隐隐的探寻意味:“那个……我该称您为大良造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