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没有韩王的支持,我只能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慢慢改变韩国!”
高景与其说是再给张良说,不如说是让给张良转达给韩非。
韩非这家伙,就因为高景把他编撰的新法改的太多,憋着闷气呢。
张良也明白这一点,等高级说完后,恭敬的道:“良一定会转达给司寇的。”
“行,你去忙吧。”
张良再次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等他离开后,高景突然高声道:“对了,补充一句“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紫女不明所以:“你在跟谁说话?”
高景眼睛一闭:“我也不知道。”
但秦王一定派人监控着他,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第一百二十章 名与器
“器”,指的是礼器,延伸下来即君王的仪仗,包括出行、祭祀、丧葬等等。
而“名”,指的是君王册封臣子名爵的权力。
仲叔于奚救了卫国的上卿孙桓子,因此卫君要赏赐仲叔于奚封地。
仲叔于奚却说不要封地,却请求采用“诸侯之礼”朝见,用曲悬、繁缨之礼,卫君~答应了。
孔子当时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些封地。唯有服器与爵位,不能假手他人,应有君主掌管。爵位名号是使人们产生信赖的标志,在上位的人使人信赖,才-能保享车服之器。”
“车服之器体现礼法,礼法用来规行仁义,施行仁义才能生利,而有利方能治理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若将这些假手他人,是给人以国政。国政亡,则国家随之灭亡,难以抵挡-啊。”
这就是《左传》中的“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就拿周天子来说,晋国称霸中原的时候,周国就已经衰弱地连诸侯国都不如了,但为何强如晋国,都不敢取代周国呢?
就是因为周天子的威仪尚且保留着。
曾经晋国的某位君主希望自己死后能以天子的规格下葬,便派使者恳求周王室。
当时周王室的实力根本比不上晋国,但在位的周天子却表示,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我不会给你允许。
最终,那位晋国君主还是诸侯的规格下葬了。
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强如晋国的君主也不敢逾越。
……
高景不知道秦王监视他的眼线在不在附近,反正他把话说出来了,能不能转达到秦王,就不管他的事了。
实在是高景眼下的举动,已经有些逾越了。
他用财货跟官位,让韩国百官贵族都听从他的意愿进行变法,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架空了韩王。
只不过时间还短,再加上高景事事都要“请奏大王”,所以很多人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等时间长了,韩王的存在将变得可有可无……
谁让韩王为了省事,把多出来的官位任命权交给高景的?
这就相当于把“名”,也就是“册封臣子”的权力,交给了高景。
……
韩魏赵三家分晋后,军政多方面还保留着晋国的制度。
军队中,地位最高的叫“中军将”,意思是大军中“中军”之将。
辅佐“中军将”的叫“中军佐”。
大军还分左路军跟右路军,不过晋朝不叫左右军,而是上下军!
所以还有“上军将”,以及辅佐的“上军佐”,“下军将”,辅佐的“下军佐”。
这六个位置是韩国军队中地位最高的,掌握这六个位置,差不多就相当于掌握了整支军队。
经过这段时间的犹豫,再加上高景鼓动其他官员的奏请,韩王终究还是把“中军将”的位置,交给了章邯!
但同时又把“中军佐”的位置交给了四公子韩宇的义子韩千乘。
其他四个位置任由章邯任命。
“有把握吗?”
下了朝议,高景跟章邯并肩走着,低声问道:“用不用我帮你调走韩千乘?”
章邯笑了笑,道:“上卿过滤了,章邯有把握!”
“那行,你自己注意分寸。”
高景也没有强求,沉默了一下,突然道:“你说我现在跟郭开之流有什么区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