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易经》是诸经之首!
    可以说诸子百家的理念,都曾受到《易经》的影响。
    阴阳家自然也不例外。
    《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还有言: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阴阳”,“五行”都是受《易经》影响,认为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家则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都有“阴阳”的参与。
    而阴阳只是概念,“阴阳者,有名无形”。
    司马迁评价阴阳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
    迂怪就是鬼神,神怪,迂阔怪诞。
    后世人受“阴阳”的影响也很深,很多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无非是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也就是所谓的“阴阳消长”。
    反倒是“五行转移”很多人搞不清楚,反而单纯的认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事实上“五行”也是概念。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打个比方,一棵树,本身具有“生长”的性质,所以处于“木”状态,被点燃了之后具有了“热”的性质,此时就属于“火”状态,等烧光成了灰烬,就属于“收敛”性质,也就是“金”状态,被埋入土中,“向下运行”的性质,属于“水”状态,到了土里又能“承载”性质,就属于“土”状态。
    同样一棵树,被砍伐之后用来建房子,用作屋顶就是“火”,用作地板墙壁就是“土”,打造家具就是“金”……
    至于其他的五行相生相克,后世人多多少少都能说出点东西。
    ……
    高景跟东君不熟悉,也没什么好说的,便交流起了“阴阳家”的学说。
    概念性的东西高景一说一大堆,但真要落到实质,还是需要东君详细解释。
    所以只聊了片刻,高景便端正了态度,重新以一副求学的心态向东君请教。
    殊不知东君的心里也在惊骇万分。
    高景说的很多东西,就连阴阳家都没有研究的那么深……交流下来,连她都有所增益。
    这家伙真的是儒家弟子而不是阴阳家弟子?
    不知不觉间,东君甚至连阴阳家一些不传之秘都说了出来。
    最关键的是,高景能很快的接受理解,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
    而这些观念又对东君有帮助。
    直到入了咸阳,两人才停止交流。
    高景还好,他有自己的儒家学说理念,阴阳家也只是去了解一番,能更深入自然好,不行,也无所谓。
    但东君就难受了,一件快乐的事,却被中途打断,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
    意犹未尽,甚至恨不得拉着高景再谈个三天三夜!
    所以东君看高景的眼神,难免带着些许的幽怨。
    ……
    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咸阳最初是由秦孝公所建,后来经历了秦武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现在的秦王嬴政,咸阳城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幸好咸阳是一个没有城墙的都城,准确的来说,是没有外城城郭,所以才能不断扩张范围。
    同时也见证了秦国的不断壮大。
    如今的咸阳,更是人烟辐辏,车马骈阆。
    咸阳城的内城都是达官显贵居住,高景的马车也直奔此处。
    咸阳城有纵横最为宽阔的街道,居中之处,坐落着一处宫殿,两扇朱红色的大门高竖中间,只要走近了便可看到上面篆刻着三个大大的秦篆:“咸阳宫”。
    只不过宫殿附近鳞甲森严,斧钺高立,将咸阳宫守的密不透风。
    · ·······求鲜花··· ·········
    高景也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就差点被宫卫盯上。
    东君在马车里客套的问道:“可有落脚之地?如果没有,你可以暂住阴阳家的驻点。”
    高景果断的道:“那就打扰了!”
    东君:“……”
    她只是客套一下啊。
    高景感叹道:“我还想着去儒家一系秦官家中打扰,没想到东君如此热情……一事不烦二主,请见秦王的事,也劳烦东君了!”
    东君张张口,想要拒绝。
    高景抢先道:“对了,韩非被关起来了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