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后世也就有了“一毛不拔”这个成语。
然而《列子》的全文还有后续:
杨朱没有回答,但他的弟子“孟孙阳”反问禽子:如果让你的肌肤受到些许损害但给你万金,你愿意么?
禽子表示可以。
孟孙阳又问:若使你断一肢,却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么?
禽子默然。
此后孟孙阳又问:若割掉你的首级却让你得到天下,你愿意么?
禽子哑口无言。
最后孟孙阳对禽子说道:一根毛比肌肤微小,肌肤比一肢微小。然而,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肢体,虽然一根毛只有身体的万分之一,但你为什么要轻视它呢?
禽子哑口无言。
杨朱本来的思想是“不利天下、不取天下”。
即主张在不侵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使天下变得更好,反过来说,倘若使天下变得更好的前提居然是需要一个人损失利益,这样的世俗又怎么能称作“好”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爱惜,保持自我的本性,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但也不必为了“使天下变得更好”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才是杨朱「贵我」思想真正想要表达的!
如果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结果被孟子给歪曲成了“自私自利”,“一毛不拔”……可见诸子百家学说指间的攻歼!
……
听完高景的话后,鹖冠子叹了口气,再也不提让高景入道家的事了。
转而跟高景正式探讨起学问来。
庄子的理念被当时称为“无用之说”,就连庄子的好友惠子也拿“葫芦无用”的故事笑话他的学说。,就因为庄子是道家天宗!
天宗遁世,人宗入世,道家人宗却有自己的治国理念。
也就是以道家“无为”思想为核心,即让国家以“顺其自然”的方式建立秩序,(君主)莫要再做多余的事。
何谓「以顺其自然的方式建立秩序」呢?
即顺从“天理”。
比如说「刀耕火种」,在此之前并没有其他生命教授人类那样做,是人类自行领悟并加以沿用的,简单地说,即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它是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志而改变的——人在发展文明的同时,势必会出现刀耕火种的阶段,以摆脱茹毛饮血的旧习俗。
国家亦是如此。
从最初的部落,到后来的氏族,再到多氏族的国家,再到如今天下的各国,它的行程与发展,其实是有一种必然的趋势的。
人不可超前,也不可保守,顺从文明发展的趋势,顺势而为,也是道家的“顺其自然”主张。
鹖冠子在道家“无为”的思想上,居然融入了法家的思想,将“无为”定义为“法规律而治”、“法制度而治”,即先制定良好的法制秩序,再来实现“无为而治”。
而去鹖冠子还给他这套思想起了个厉害的名字“天曲日术”,可以让“为善者可得举、为恶者可得诛”。
将道家的“法天地思想”转化为“法制度而治”!
这可合了高景的胃口!
而鹖冠子之所以一直追到这里,又何尝不是因为高景的思想很对他的口味吗?
虽然一个是道家,秉“无为”,一个是儒家,秉“仁政”,但都赞成以“法”为辅。
自然而然的,两人聊起来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直聊到天快黑了,才依依不舍。
分别前,鹖冠子送了高景一把剑,一个令牌,然后大笑而走。
……
马车继续赶路。
高景没有看书,而是把玩着鹖冠子送他的令牌,令牌正面是一个“道”字,反面是一个“人”字。
据鹖冠子所说,凭这枚令牌,他可以去太乙山,随意翻看人宗所有的典籍。
包括道法,道术!
这鹖冠子,到最后还给高景挖了个坑,想用道家典籍来影响他。
哂笑一声,高景将令牌揣入袖中——太乙山他会去,但不是现在去!
焰灵姬也凑在一旁,将鹖冠子送的剑拔出来打量着:“这是什么名剑吗?”
“给我看看。”高景也不免好奇的伸手接过来。
这是一把断剑,通过金色,恍若黄金铸造,高景接到手上,却发现这把剑沉的有些过分了。
断剑身上歪歪扭扭的写满了符号文字,高景跟荀子学了三十三种文字,居然不认识这是什么文字。
像蝌蚪一样,细细密密的。甚至不知道是怎么排列组合的,还是说单独一个符号就是一个字。
高景隐约想到了什么,干脆把腰间的书拿在手上翻了起来。
片刻后,忍不住惊呼道:“我去!轻吕剑!”.
第五十八章 人需要相互尊重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