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民!农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理念,顺民心,忠爱民,修饥谨,救灾荒,农本商末……这些才是农家的理念。”
梅三娘还要再说什么。
焰灵姬喜滋滋的跑过来:“我写好了!”.
第五十一章 《骈拇》
焰灵姬学完今天的字,就缠着高景讲点别的。
正好梅三娘也想听听,高景这位儒家小师叔会讲些什么,干脆就在一边旁听。
典庆默默的拿着小刀,也坐在一旁削一块木头。
“……刚才说农家,农家信奉的祖师爷是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焰灵姬好奇的问道:“农家的祖师爷真的是神农?那农家岂不是比儒家的历史还久?”
“额……话不能这么说。”
高景想了想,道:“诸子百家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都喜欢推出一个古代的名人来作为代表,比如墨家就推出了大禹,所以农家推出了神农。”
“那儒家呢?”梅三娘忍不住问道。
高景道:“孔子推出了周公,后来孟子觉得周公的名气不够大,干脆又推出了尧,舜二帝……”
焰灵姬忍不住道:“你之前不是说农家是诸子百家最大的一家么?怎么他们才推出一个神农,你们儒家却推出了两个?”
这也能比?
高景忍住吐槽,强调道:“农家只是势力大,号称十万农家子弟,但对于诸子百家而言,势力并不等于影响力!纵横鬼谷每代就两个弟子,但诸国谁敢小觑?”
“那影响力最大的是哪一家?”焰灵姬追问道。
高景道:“每个时代都不同,以前是道家跟墨家,有非墨即杨的说法,杨就是道家的杨朱,提倡“为我”、“贵己”之说,“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作了近乎极致的发挥。
后来孟子出世,骂遍了百家,将式微的儒家重新带上巅峰,又有非墨即儒的说法。”
焰灵姬傻眼:“骂?”
高景也很无奈,道:“诸子百家各有各的理念,想要推广自己的理念,当然要贬低别人家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求学于老子,所以儒家弟子比道家弟子都要矮一辈。
但这只是辈分,该骂的还是要骂!
墨家创始人墨子也曾是儒家弟子,结果创立墨家后,不也把儒家给骂的一文不值么!”
焰灵姬:“……”
按照她朴素的观念,这不是“欺师灭祖”么?
梅三娘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那道家呢?道家也骂人?”
高景沉默了一下,道:“要说骂的最狠的,还数道家,特别是庄子,把儒家给骂的狗血淋头的。”
焰灵姬顿时来了兴致,兴致勃勃的问道:“怎么骂的?快说说怎么骂的?”
“……”
高景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无奈的道:“庄子特意写了《骈(pián)拇》、《马蹄》、《胠(qū)箧(qiè)》、《盗跖(zhí)》等著作来骂儒家。”
没错,这四篇论著,全都是庄子抨击儒家思想的作品,可想而知他对儒家思想的抵触。
先说《骈拇》,骈拇即指合并的脚趾,跟旁出的歧指和附着的赘瘤一样,都是人体上多余的东西。
此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为了阐述智慧、仁义和辩言犹如人体上的“骈拇”,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余的东西;
第二部分开始攻击儒家,批评仁义和礼乐,指出天下的至理正道,莫如“不失其性命之情”,即保持本然之真情,而“仁义”和“礼乐”却使“天下惑”。
第三部分进一步攻击儒家的仁义,进一步指出儒家“标榜仁义”是乱天下的祸根,从为外物而殉身这一角度看,君子和小人都“残生损性”,因而是没有区别的。
直到第四部分,庄子才指出一切有为都不如不为,从而阐明了不为仁义也不为淫僻的社会观。
而事实上《骈拇》这篇,庄子还只是点到为止地批判了儒家,而到了《马蹄》篇中,庄子则是进一步讽刺了儒家的行为。
在文中的开篇,庄子先阐述了马的天性与其生存之道: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
等到世上出了管理马的伯乐,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
然而世世代代还有人称赞伯乐为“善于管理马”。
庄子认为,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这就是人共有的德行和本能。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儿偏私,这就叫做任其自然。所以先古之人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人们的行动总是那么持重自然,人跟禽兽同样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
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人类的本能和天性也就不会丧失;人人都愚昧而无私欲,这就叫做“素”和“朴”。
等到世上出了圣人,勉为其难、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的仁义,于是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放纵无度地追求逸乐的曲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