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话一出,让所有人都惊讶了。
高景笑着对盖聂道:“盖聂先生心怀苍生,入纵横可惜了!”
盖聂拱拱手,对高景的话不置可否。
尚公子不敢置信的道:“只是活着?”
高景摇头,道:“活着可没那么简单,除了能存身,还要能寄心!
存身很简单,温饱与安全而已,但除此之外,一颗心还要有所寄托!”
尚公子疑惑的道:“心,有所寄托?”
高景点点头,道:“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一个家,一个妻子,几个孩子,就足以寄托自己的心了。对于有志向的人而言,不断的学习也能寄托自己的心。
秦军为何而强大?斩首封爵就是他们心之所寄!
百姓是很淳朴的,只要心有寄托,条件再艰难也能活下去。”
尚公子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先生之言,有理!”
高景继续道:“在活着的基础上,人还需要彼此的交流,尚公子,你是愿意与讲仁义,讲诚信的人交往,还是愿意与奸诈狡猾,一堆谎言的人交往?”
尚公子答道:“自然是前者!”
高景点头,道:“能够存身寄心,又有人际交流,有志向的人的需求就会更进一步,想着根据自己的所学,来实现心中的抱负……”
尚公子脱口道:“这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高景笑了笑,道:“所以尚公子现在知道,什么是儒了?”
尚公子感叹道:“果然如先生所言,儒,人之需也!秦国也有不少儒生,却无一人能够如先生这般清楚明了的说清楚什么是儒!”
“尚公子过奖了。”
尚公子长吐一口气,道:“敢问先生,秦国未来如果要变法,当如何变?”
“不知道。”高景很干脆的道。
尚公子愣住了:“先生也不知道?”
高景指了指一旁的韩非,道:“韩非也说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一统七国更古未有,自然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政权。”
尚公子下意识的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不会则学!”
高景坦然的道:““学”之一字,贯穿了整个儒家,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师兄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
尚公子恍然:“所以先生才对韩王说,六王毕四海一,才是儒家执政的时机,诸子百家,也只有儒家好“学”,为更古未有的天下“学”出一套完备的体系!”
高景颔首。
尚公子思索了一下,又问道:“先生可曾看过韩非先生的著作?”
高景点头,看着韩非,道:“韩非确实是法家天才,集“法术势”与一体,堪称法家大成之作!”
尚公子期待的问道:“先生觉得韩非先生的“法”如何?”
高景想了想,道:“两个字可以概括,即“王法”!以君王的意志来执行法令,治理国家,很受君王喜爱,想来未来的国家治理,都离不开“韩非”这两个字了!”
韩非在一旁听了,虽然极力克制,但嘴角还是不免露出笑容:“小师叔过誉了。”
“王法?”
尚公子嘴里念叨着,道:“果然是“王法”,先生总结精辟,那不知先生的儒家所推崇的是什么法?”
高景叹了口气,道:“自然是“民法”,为生民百姓而立的法……不过眼下太过于理想化,只能在“王法”中夹带些许的“民法”!”
尚公子表情有些亢奋,盯着高景,道:“先生,等秦国一统六国,如需变法,先生有何教我?”
高景想了想,道:“如果尚公子真有此心,那有两个人尚公子必须得到。”
“哪两人?”尚公子迫不及待的道。
“第一个就是他。”高景指了指韩非,道:“韩非!”
韩非苦笑。
尚公子认同的点头:“先生真知灼见,那不知道第二人是谁?”
高景默默吐出一个名字:“李牧!”
尚公子诧异道:“赵国的雁门关守将,李牧?为何是他?”
高景道:“变法最忌外力干扰,有李牧在,北方狼族不敢踏足中原半步!”
尚公子不服气的道:“我大秦也有精兵良进,足以击退狼族。”
高景摇头,道:“李牧是用狼族十万人头搭景观,杀出的威名已经深入狼族人的内心,秦国却没有这样的人,而且李牧的骑兵可以对狼族主动出击,而秦军只能防守……”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踏踏踏”的行军步伐。
正听得入神的盖聂朝窗外一看,正色道:“是韩国禁军,尚公子,我们该走了!”
卫庄也道:“是姬无夜跟白亦非,他们两个都来了……来不及了,禁军已经包围了紫兰轩。”
韩非紫女都面露急色。
尚公子却淡定的坐着,一点担心都没有。
高景叹了口气,放下茶杯,起身道:“尚公子稍后,景去去就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