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高景沉默了片刻,刚才那句话属于脱口而出,不是因为知道剧情才那么说得,而是根据韩非的《孤愤》《五蠹》而推断出来的一种可能!
    恰好这种可能符合了原著,所以高景才脱口而出。
    见所有人都看着他,高景想了想,道:“你们都知道秦王的经历吗?”
    几个人都相继点头,对于各国国君,自然要有相信的了解,特别是秦王。
    “作为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王,嬴政现在就如同被锁链束缚住了全身,丝毫的动弹不得!”
    “秦国朝堂有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吕不韦为首的赵系,赵姬所提拔的嫪毐,还有赢氏宗族……这些都是束缚嬴政的锁链!”
    “你的《八奸》几乎是在指名道姓的咒骂这一类的权臣,门客,宗室……《孤愤》认为权臣是窃国大盗,君主卑微才出现了权臣,要求君主必须强势……这番话直接说到嬴政的心里去了……这是其一!”
    韩非想了想,道:“我认为的法,必须要有一个强势的君主才能够实施……”
    高景继续道:“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虽然让秦国崛起为强国,但其中的弊端也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秦孝公之后,历代秦王都意识到这种弊端,都在尝试着弥补。”
    “惠文王任用甘茂,樗里疾对秦国进行改革,执政的第二年就废掉了商鞅变法中的全耕全战,重启工商业,发行货币……”
    “昭襄王引进了赦免制度,秦国开始赦免罪犯……”
    “秦国的法一直在变,但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其中的弊端,特别是秦王嬴政登基前的三十多年,秦国不仅没有壮大,反而停滞不前……”
    “直到吕不韦执政,废除了一直以来的“斩首授爵制”,秦国才再次开始壮大……”
    “然而吕不韦是杂家,注重限制君王的权利,在一直奉行法家的秦国,终归是不得君王之心,嬴政也一直在寻找法家改革完善之法……”
    高景拿起《五蠹》,对韩非道:“直到你的《五蠹》出现!你可知你的“法”对嬴政而言,意味着什么?”
    众人沉默,心思翻涌。
    很多人都认为秦国一直以法治国,但高景的一番话,让他们意识到,秦国的“法”一直再变,历任秦王一直在求变。
    仅仅是商鞅之法,并不足以让秦国一直强大百年!
    不断变化的“法”,才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卫庄忍不住道:“但这也不足以让嬴政冒着危险来韩国吧?”
    高景摇头,道:“法家最喜欢的不就是以身试法吗?嬴政这么喜欢法家,自然也喜欢来这一招!”
    “秦国朝堂各有派系,嬴政即将亲政,在亲政前如果不搞清楚各个派系的立场,亲政后也还是一个傀儡!”
    “所以“以身试法”就是一个办法,跳出秦国,以自身的安危为诱饵,引诱各系出手,从而看清他们的立场。”
    “离秦国最近的是韩国,离咸阳最近的都城是新郑,新郑还有韩非……”
    “韩国最弱,秦国随手可灭,所以最害怕秦王出事的,就是韩国了!”
    高景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
    其他人也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韩非苦笑道:“秦王一来,我们还真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意外,否则韩国上下就没有活口了!”
    卫庄冷声道:“就怕有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张良思考着,道:“姬无夜就算再狂妄,也不敢亲自下手,最多两不相帮……”
    紫女:“光是一个两不相帮,不足以抵消保护秦王不利的罪名。”
    “人都有侥幸心理,姬无夜也不例外。”
    韩非叹了口气,道:“小师叔,你可给我出了个天大的难题……你可不能不出力啊!”
    高景没好气的道:“好像我不说,秦王就不会来一样!”.
    
    第三十三章 见韩王 
    在紫兰轩这种风月之地读书,确实能磨砺心境。
    高景有一种感觉,哪怕一男一女在他面前办事,只要高景愿意,依然能定住心!
    至于身……年纪还小,说不准。
    焰灵姬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如今是彻底消失了。
    透过紫兰轩的窗户,看着被火焰映红的天边,高景恍然,天泽被放出来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