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4章 非友即敌,崇祯的娱乐项目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如果大明承载不了,那最终都必须要落实到了华夏这个大家庭中。

    “高深的玩意做不出来,电报机应该能搞出来吧,大致原理是用电流的‘通断’和‘长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

    导体切割切割磁感线时磁场感应变化产生电流,现在有蒸汽机了,就能产生稳定的电流,拉丝技术也是有的,橡胶也有了,电线也不是问题,

    如此算下来,只要搞定电报机内部的部件构成,电报机搞出来个圆形来问题不大。

    虽然可能速度慢了些,一分钟才十几二十个字,但比什么六百里加急强太多了。

    行了,这就是下一阶段……朕的娱乐工作了,来到大明不亲自搞一个研究怎么行呢。”

    崇祯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背着手出了乾清宫,朝着后宫而去。

    一天后,整个北京城彻底的炸开了锅,大街小巷、茶馆酒楼、街头巷尾都满是议论的百姓。

    崇祯叫住了正准备离去的李若涟,眉头紧皱了起来。

    他隐约记得欧洲在这个时期有几个很重要的科学家出现了,例如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的牛顿、发明机械计算器的布莱兹·帕斯卡和后世千禧难题提出者的费马。

    他很想将这些人给弄回来,哪怕是绑也要绑回来,但这些他只是隐约记得,具体什么时间出生、在哪个国家他都不清楚。

    这完全就是明知道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宝藏,却是找不到入口,心里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你们的对象中以数学家为优先级,其次则是机械方面的,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亦或是冶金、工程、机械、水利等等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

    数学有了突破,朕说的这些不一定会有大突破,但肯定比现在更加的方便。

    机械的发展,是对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改变。”

    “臣明白!”

    待李若涟回应后,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先离去。

    崇祯静静的坐着,思索着自己这份提前数百年的科技兴国道路的漏洞,毕竟他这只是依葫芦画瓢,可不可行还不清楚,只能尽力完善吧。

    “只要我们有先进的成果,就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研究者加入我们,然后慢慢的壮大。

    当大明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的时候,海外诸国的学者只要想进步、想提升自己那就只能加入大明国籍,否则只能蹉跎一辈子。

    只有有天赋极强者加入,那就能推动大明科技的发展,然后再次吸引强者加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强者恒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前十年打基础的时间以及欧洲彻底的乱起来,否则效果就会弱太多。

    唉……基础是打下来了,后继之君能不能守的住,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崇祯喃喃自语了几声,眼中也有一丝丝的无奈。

    他规划的挺好,担心后继之君瞎搞,但也是没办法,反正到时候他都死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说在生前将基础打的无比牢固。

    他虽然心怀天下,但穿越成崇祯已经九年的时间了,已经习惯了这个身份,第一反应还是这个天下是朱家的,然后才是华夏。

    所以,他的所有策略的推动,如果大明承载不了,那最终都必须要落实到了华夏这个大家庭中。

    “高深的玩意做不出来,电报机应该能搞出来吧,大致原理是用电流的‘通断’和‘长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

    导体切割切割磁感线时磁场感应变化产生电流,现在有蒸汽机了,就能产生稳定的电流,拉丝技术也是有的,橡胶也有了,电线也不是问题,

    如此算下来,只要搞定电报机内部的部件构成,电报机搞出来个圆形来问题不大。

    虽然可能速度慢了些,一分钟才十几二十个字,但比什么六百里加急强太多了。

    行了,这就是下一阶段……朕的娱乐工作了,来到大明不亲自搞一个研究怎么行呢。”

    崇祯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背着手出了乾清宫,朝着后宫而去。

    一天后,整个北京城彻底的炸开了锅,大街小巷、茶馆酒楼、街头巷尾都满是议论的百姓。

    崇祯叫住了正准备离去的李若涟,眉头紧皱了起来。

    他隐约记得欧洲在这个时期有几个很重要的科学家出现了,例如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的牛顿、发明机械计算器的布莱兹·帕斯卡和后世千禧难题提出者的费马。

    他很想将这些人给弄回来,哪怕是绑也要绑回来,但这些他只是隐约记得,具体什么时间出生、在哪个国家他都不清楚。

    这完全就是明知道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宝藏,却是找不到入口,心里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你们的对象中以数学家为优先级,其次则是机械方面的,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亦或是冶金、工程、机械、水利等等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

    数学有了突破,朕说的这些不一定会有大突破,但肯定比现在更加的方便。

    机械的发展,是对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改变。”

    “臣明白!”

    待李若涟回应后,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先离去。

    崇祯静静的坐着,思索着自己这份提前数百年的科技兴国道路的漏洞,毕竟他这只是依葫芦画瓢,可不可行还不清楚,只能尽力完善吧。

    “只要我们有先进的成果,就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研究者加入我们,然后慢慢的壮大。

    当大明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的时候,海外诸国的学者只要想进步、想提升自己那就只能加入大明国籍,否则只能蹉跎一辈子。

    只有有天赋极强者加入,那就能推动大明科技的发展,然后再次吸引强者加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强者恒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前十年打基础的时间以及欧洲彻底的乱起来,否则效果就会弱太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