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鸡蛋壳一样的边防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8章 鸡蛋壳一样的边防
    在古代,所谓的坚城主要就是边防、要塞和京城。
    其他大部分的城池,其实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所以史书上经常会看到,某个大军异常凶猛,连续几天攻城拔寨。
    这样的边防就和鸡蛋壳一样,只要把鸡蛋壳破开,里面软绵绵的内部结构,自然手到擒来。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和军队的机动性,注定了即便有火器的存在,大部分的城池也在面对外敌的时候,都成了摆设。
    城防只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薄弱的一个补充,而不是关键。
    所以不管是孔有德,还是萧云的骑兵都可以不需要攻城就可以进入城内。
    也是为何北方蛮族能屡屡对中原形成威胁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面对这种只劫掠不攻城的打法,大明的军队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大明军队面对鞑子时,仅有的胆气,几乎全靠火器撑着了。
    可这个时代的火器,也只有在城战和军阵中才能发挥作用。
    一旦进行移动作战,火器都会变成了鸡肋,甚至累赘。
    一个靠着外力支撑起来的军事力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现在的崇祯是不可能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否则他绝不会有勇气继续住在这紫禁城之内。
    不过仅仅是现在看到的这些表象,也能让他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特别是在看到宣大传过来的战报之后,心情就变的更加糟糕。
    这时,朱由检深深的呼出一口气,然后目光复杂的看向王承恩:“查得怎么样了?”
    “皇爷,奴婢查到了当年在固安县城,据说曾经有一批大约六百余人的鞑子出城迎敌,一人未归。而后在固安城里就再没有这批鞑子的踪影!”王承恩认真的回答着。
    “可有人证?”朱由检语气很平静。
    “有!”王承恩回答的很笃定:“当时城里的百姓有许多人都是亲历者,那些鞑子的确再也没有归城,而且当时,城内衙门里还有许多被打点好的布匹,似乎是鞑子还没来得及运走!”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由检沉默了,半响之后,又问道:“能确定是他们?”
    “回皇爷的话,奴婢也查过了,那段时间,在固安霸州一带并没有咱大明的兵马进入!”王承恩也是做了不少准备。
    不过一提起霸州,王承恩又想起了一件事,然后犹豫着问道:“皇爷,您可记得霸州知州周诗?”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检的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就是那个鞑子一封信就吓得弃城而逃的周诗?如何能不记得!”
    大明这些年,弃城而逃的人也算不少,但像周诗这样,为了逃跑直接砍杀下属的却是少之又少。
    如此卑劣之人,朱由检又怎么可能忘!
    只可惜,就一直没有找到这个人!所以朱由检才一直耿耿于怀。
    然而想到这里,他愣住了,然后惊讶的看向王承恩,“你是说?姓周的被墨家的人杀了?”
    “十有八九!”王承恩点点头。
    朱由检再次沉默起来,这次停顿的时间更长一些,等再开口的时候,声音竟然有些沙哑,“王伴伴,你替朕去一趟山西吧。”
    这次轮到王承恩愣住了,十分不解:“皇爷!您这是?”
    可这时,朱由检又有些迷茫的摆摆手:“先退下吧,等朕再想想,再想想……”
    …………
    萧云这边,他带着特种部队用了五天的时间,到达了定州。
    这应该是特种部队最后一个聚集点,因为从定州开始,六个大队就需要分开行动了。
    根据一路上得到的情报,萧云决定兵分三路前往宣大。
    一队二队向西从太原府进入,然后向北延伸。
    三队四队向西北进入大同府。
    五队六队向北进入宣府。
    剩下的路程就没有那么轻松了。进入山西,大多都是山地和关隘,很有可能需要放弃马匹。
    以萧云的估计剩下的路程最少十天才能到达。
    …………
    崇祯七年七月初九,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入关之后,见无法攻下龙门,就直接朝着宣府腹地保安州而去。
    没有人是傻子,鞑子在发现边城防守严密,而己方又没有太多攻城器械之后,就将目标转向更加脆弱的保安州。
    提前得到消息的大明边城可算是固若金汤。
    哪怕是一个小的卫城和所城,都不是鞑子的骑兵大军所能轻易啃下的。
    然而身为腹地的保安州却是兵马匮乏。
    脆弱的跟纸一样。
    若是一个正常的边防,作为侵略一方的鞑子,孤军深入腹地,真的是兵家大忌。
    然而他们就这样,毫无阻挡的来到了保安州城下。
    当然虽说是毫无阻拦,但送往京城的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