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3章 下场凄惨,良玉勤王  带着骑砍征战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01章 下场凄惨,良玉勤王

    虽然驱逐了2万人,但陕西的全境却是为之一震,大多数百姓都重新认识了岳云飞。

    自家伯爵虽然年少,但他能够打下这片土地就已经表明了他不是个软柿子,若是像那些蛀虫触及到他的底线的话,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一时间,陕西大地上的地痞流氓全都主动地隐入了暗处,不敢再招摇过市了。而经过多次清洗的地主豪绅再也不敢反抗岳云飞了,这次是驱逐,下次说不定就是族诛了!

    至于其他的百姓,他们的言行都谨慎了许多,在茶楼酒肆勾栏之处,不敢再轻易地谈论时事,在路上即使被他人不小心撞了,也不会如之前那般恶语相向,谁知道会不会因此被打入害虫一列,小命要紧。

    这般景象就好似变法后的秦国,虽然境内不再像以前那般充满自由,可却能极大地提高国家的实力,对此岳云飞非常满意,在将政事交给李岩等人后,就开始练起枪法来。

    相比起岳云飞在陕西大地上主动地清理蛀虫,明廷的那些蛀虫却是在大明朝中大肆发展,不断啃噬着大明的根基。

    崇祯这个倒霉蛋,自从上位之后,老天爷就好似与他作对一样,天灾不断,人祸连连。

    其中陕西大地受灾最重,好在如今此地落入岳云飞的手中,因为有着铜雀凰女镇压气运,天灾的程度才有所减轻。除了陕西外,河南、山西、辽东、京师等地也是受灾不浅。

    天灾之下,百姓就如同蝼蚁一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都是常事,明廷虽然横征暴敛,但也知道赈济灾民事关重大,所以每逢天灾都忍痛地耗费大量钱财用于赈灾。

    但上面拨的钱财再多,经过一层层贪污,能有万分之一的口粮到达百姓手中,已是百姓之幸。

    如今张献忠在湖广掀起阵阵兵祸,那些被赶出武关的懒汉到了湖广后终于体会了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在陕西之时,虽然有着种种规矩,但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豪绅富户,都不会被官兵随意欺辱,况且目前陕西境内匪患已平,安全的很。

    而湖广不仅有着张献忠这般的匪徒,还有如同兵匪的明军,这些被驱逐的懒汉好不容易到了湖广后,已是悔得肠子都青了。自己当初为何那么贪,若是愿意上缴罚款,那么家人也不会被那些贼人害死,哎,孩儿,是为父对不起你!

    大批的被逐百姓在后悔莫及,而更多南下的豪门大族则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那些不愿缴纳巨额赔偿的地主豪绅,在离开陕西前还在心中不断庆幸,庆幸着虽然脑门上被烙上了懒印,但钱财却是都没有什么很大的损失。不但没有被岳云飞抄没家产,就连他们名下的土地也被岳云飞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折算了金银给他们,有着这批钱财,去了湖广也能享受人生。

    不过真当他们进入了湖广后,这残酷的事实就好好给他们上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这批豪绅拖家带口,行进缓慢,而那满是金银细软的随行车队,却压得地上的车辙深深下陷,不出意外地就被周围的匪徒察觉到了。

    先是一群响马过来劫掠,他们凭着家丁的拼死抵抗才勉强应付了过去,可接下来就遇到了张献忠的匪军。张献忠虽然打不过秦良玉,但是还打不过那些土豪劣绅的家奴吗?

    最终这些被逐的富户,不但财物被掠,妻女被辱,自身的性命也难逃屠刀。即使九死一生地逃过此难,接下来的明军兵匪也不会放过这只肥羊。

    待抵达湖广襄阳府的府治襄阳城时,那2万被逐的懒汉仅剩下一万不到。这些人此刻百感交集,悔不当初,而接下来他们将会更后悔。

    在陕西时,虽然吃的救济粮是难以下咽的麸糠杂食粥,但毕竟还有口吃的,况且只要有手有脚,也能打出一片小天地,过上温饱的生活。

    可是这湖广的赈济是什么玩意,清澈见底的粥,喝多少碗也喝不饱呀,而且每天只能领一碗,忽悠鬼呢!

    背井离乡,九死一生地来到了湖广,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赈济,反而被当地的地痞流氓以及乞丐兵痞欺负,其中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张献忠抢夺了这些被驱逐者的财物后,有了充足的粮草与钱饷,义旗一挥顿时招募了大批饥民,实力暴增之下,甚至与秦良玉打得有来有回。虽然其中过程有些不同,但结果还是如岳云飞所料那般的进行着。

    半月后,北方的清军也整顿完了兵马,趁着秋高马肥之际,皇太极率领8万大军,对外号称十万,正式向明廷宣战,浩浩荡荡地朝着辽东进发,好似想要一举吞并辽东。

    不过战局却不像皇太极想得那般顺利,明廷在安抚了岳云飞,剿灭了李自成后,解放了大批军队,凭着这些军队以及洪承畴的固守策略,明军在辽东死死地挡住了清军的攻势。就这样接连一个月,皇太极都未取得什么大的战果。

    人吃马嚼之下耗费甚大,若是就这样与洪承畴僵持住,对皇太极可是非常不利,他遂在大帐中召开了会议:

    “那洪疯子本事了得,一时半刻我军是无法攻破辽东的。但此战是我大清立国的首战,若是不取得些战略性的成果,朕何以面对大清的百姓!不知诸位可有计破敌?”

    经过这段日子的战斗,他们虽然不愿承认,但对面那个文官统帅确实不好对付,在经过了一阵讨论后,豪格首先建言绕道山西:

    “汗阿玛(所谓‘皇阿玛’是晚清时期被汉化后的叫法,此处还是用汗阿玛),我等何不绕道山西,像前番那样去大同好好耍耍?”

    皇太极听后却是微微地摇了摇头:

    “据探马来报,此番明廷长了教训,已派卢象升率军北上驻守山西,我军即使西去,怕也不会得到什么便宜。”

    那以睿智闻名的多尔衮突然心生一计,赶忙建言道:

    “启禀皇上,既然山西与辽东皆有重兵驻扎,为何我军不绕道独石口,奇袭明廷的京师呢?”

    皇太极一听双目顿时射出了一道精光:

    “多尔衮不愧是我军的智谋之士,对,就是绕道独石口。

    眼下明廷将重兵都派了出来,京师之地定然空虚,若是我军能够兵临城下,说不定能够一战而破明都。

    为防明廷撤兵回援,豪格你领1万大军去山西牵制卢象升,而多尔衮你领2万大军在此地牵制洪承畴,朕亲率5万大军奇袭独石口,此行若成,全军将士皆有封赏,有功的贝勒甚至可封为郡王!”

    皇太极的种种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