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今天的苓子同学不太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凌晨两点,公孙瑾房间里的灯还没有关。

    网文写手很少有作息规律的。

    一方面是因为夜晚安静的时候灵感比较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拖延症。

    “一天一更你是怎么好意思的?”

    “就更这么点,建议进厂上班。”

    “你是怎么睡得着的?还不快点起床更新!”

    《三国》的催更帖已经多达数千,公孙瑾虽然很想休息,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更新。

    前两回更新的三让徐州和孙策立业广受好评。

    大多是为孙策和太史慈之间的惺惺相惜而感动

    孙策也有了不少粉丝。

    但是可惜,孙策虽是英雄,但英年早逝,戏份实在是不多。

    李榷郭汜之乱后,汉献帝为躲避战乱开始逃亡,陶谦在临终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

    “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今天子蒙尘,主公若于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令众望。”

    “此乃顺天应人之大略!”

    “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荀彧献计挟天子以令诸侯,读者们对曹操这个角色的议论声也更多了。

    网站的历史类头部作者橘子也发贴评论道:“唉,昔日曹操也是汉臣,说祖上食汉禄,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甚至还借七星宝刀冒着生命危险刺杀董卓,没想到现在步了董卓的后尘。”

    “屠龙者终成恶龙吧。”

    “孟德最终成了董卓2.0版本。”

    “火烧洛阳,文和乱武,大汉气数已尽。”

    同样参与了翰林杯竞赛的作者老猫也是三国的粉丝,回复道:“在十八路诸侯止步不前的时候,汉臣曹操就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是一个乱世奸雄。”

    “不错,这本书的遣词造句真是极为讲究,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荀彧真乃王佐之才。”

    身为历史系教授的丁峰也是赞不绝口,起初被爱看网文的小孙子推荐《三国》的时候,他还深感不屑。

    写严肃文学的他,是看不上网文这种厕纸文学的。

    但后来发现身边的朋友,甚至是学生都在看三国后,他就开始感到困惑,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

    闲暇之余,便点进去看了看。

    看到开篇的临江仙之后,就惊为天人。

    而正文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尽显大气。

    丁峰也收敛了轻视,认真看了起来。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三国的书迷,每天都眼巴巴地等着更新。

    还和其他老朋友和学生们讨论三国里的人物。

    众多角色之中,他尤其喜欢曹操和刘备。

    尤其是看到那一句尽显枭雄本色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后,他更是拍案叫绝,头脑一热,甚至学着其他读者打赏了盟主。

    有了粉丝们的打赏和月票支持,公孙瑾码字也更有动力了,直接日更过万。

    所以,你们懂的吧?

    “今日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吕布兵败投之,刘备使其居小沛。”

    “如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然构成对我之威胁。”

    看到这一段后,读者中已经有不少刘备的粉丝开始激动了。

    “哇,刘备有关羽张飞,还有战力天花板吕布,还有了顶级谋士陈宫!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刘备起飞。”

    当然也有很多“吕黑”不太看好。

    “拉倒吧,吕布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背刺刘备就差不多了。”

    “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丁原董卓直呼内行。”

    “吕布这么牛逼的人,为什么要投靠刘备这个卖草鞋的?”

    “刘备,织席贩履之徒罢了。”

    追更的钟苓子对刘备表示不屑一顾。

    吕布的粉丝们也开始表示不满,在书评区又展开了一场骂战。

    “吕布这么牛?怎么还拜人家做义父?”

    “吕孝子是这样的,他们主子到处认爹呢,投靠袁绍还被人赶出来(偷笑)。”

    庄晓梦嬉笑着,开心得在床上滚来滚去,小脚不停地在床上拍打着。

    “这个叫南柯一梦的真是专业吕黑,专门逮着吕布喷,我在好多地方都看到她了。”

    苓:“关羽粉丝是这样的。”

    许褚决定亲自率军攻打徐州,荀彧却说“许将军勇则勇矣,然不知用谋。”

    (翻译:许褚是个莽夫。)

    (许将军虽然勇猛,但没有脑子)

    “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

    “彧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尽收其利。”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