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高景带着扶苏,朝渭水河畔走去,一边走,一边道:“公子最近跟淳于越大夫走的很近?”
    扶苏也不隐瞒,道:“是的先生,淳于越大夫经常给扶苏讲述儒家至理。”
    高景想了想,道:“当初李牧大破匈奴的战报抵达咸阳,皇帝设宴庆祝,席间淳于越再提分封制,贬低郡县制……公子以为如何?”
    扶苏想了想,道:“各有其优……但如今看来,在先(bhdj)生的新政下,郡县比分封更胜一筹。”
    “淳于越那一系儒者,推崇效古。”
    高景正色道:“当然,效古,法古也没什么不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不能一味遵从古人!
    儒家还有“敢为天下先”的意气……
    当然,不论是“法古”,还是“为天下先”,都只能是臣子之间的“争”,为上者,只能是裁判,不能亲自下场!
    这也是我不让你学儒的原因!”
    扶苏若有所思,道:“扶苏明白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位于渭水河畔的百家学宫前。
    学宫内人声鼎沸,百家争鸣,一副热闹的景象。
    高景带着扶苏,一路来到学宫的“道家”分院。
    道家分院处于学宫偏僻之处,而且因为“不争”的原因,经费有限,院内也仅仅有一个教习,以及三五个有志于学道的学子。
    教习自顾自的看着书,学子们也安静的在一旁自习。
    “他是道家人宗的白云子,虽是人宗,但对天宗理念也有所涉猎。”
    高景在门口低声解释道:“道家讲究“道德”,儒家讲究“仁德”,德,便是天地间本就存在的“理”或“道”。
    道家求得便是这个“道理”本身,而儒家却希望对这个“道理”进行框缚,或以礼,或以仁,或以义,或以智,或以信……
    相比儒家,公子不放多接触一下道家!”
    扶苏一愣:“先生的意思是,道家更接近本质?”
    高景摇头,道:“道家之道,在于万类万物,而儒家之道,却在世间!
    如果说“德”是水,道家追求的便是水的本质,“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而儒家,则希望世间井然有序,需要将水盛放进器皿,希望让水成为自己需要的形状!
    双方的侧重点不同。
    公子是上位者,当学道。
    臣子这类中位者,才能学儒……在下位者,农墨之道!”
    扶苏沉思着,口中呢喃道:“上位者学道,中位者学儒,下位者学农墨……”
    高景笑了笑,对屋内的白云子点点头。
    白云子笑着拱了拱手。
    高景转身离开。
    ……
    咸阳宫。
    嬴政看着高景,道:“你怎么想到让扶苏去学道家?”
    高景想了想,道:“儒家太乱,不适合上位者。”
    嬴政笑道:“景纯就没想过整顿儒家?”
    “没必要!”
    高景摇头,道:“臣对知识很尊重,现在无用的知识,未来也许会派上大用场……如果知识屈服于权势,那这样的知识也就失了本色了。”
    嬴政愣了一下,道:“所以不论是墨家,还是农家,你都没有直接干预?”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
    高景正色道:“不适时的学说理念,终究会被淘汰,但这个过程,臣不希望有权势的干预!
    当然,这只是臣自己的想法……至少臣不会去干涉。
    就好像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都是用来要求自身的,而不是去要求别人。
    所以皇帝怎么做,臣也管不着!”
    嬴政指着高景,笑了笑,没有在继续这方面的话题,转而道:“李斯说,民间械斗时有发生,反民携兵器以乱天下,所以他谏言,收缴天下兵器,以安民生。”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