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是因为荀子达到了“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礼法的规矩”的境界!
    鹖冠子跟荀子很有交情,自然知道这件事,沉默了一下,又道:“我还听说过一种人,一边说着“君子固穷”这样的话,一边却苦苦追求做官。
    一边说着“农,国之根本”,一边又轻贱农事,称“非士所为”。
    嘴里说着“以礼治国”,效法先王,却又说“刑不上大夫”……你说这种人可笑不可笑?”
    骂的真狠啊!
    高景的笑容勉强保持着,道:“这样的人我也听说过,嘴里说着求“无欲”,却在求“无欲”之欲,口中喊着“学不可传、业无可援、惑莫能解”,却满世界跑着收弟子……”
    这是庄子的理论。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道无问,问无应。”
    《达生》里说:“芒然徬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天地》里说:“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致,惑者胜也。”
    总而言之,庄子认为“道”是不可传的,“业”是不可援的,“惑”是不可解的。
    鹖冠子皱了皱眉,张口还要再说。
    高景连忙抢先道:“道家,禽兽不如也!”
    典庆跟焰灵姬一直在一旁听着,前面虽然听不明白,但也能感觉到双方在唇枪舌剑的争论。
    但高景突然明目张胆的骂出“道家,禽兽不如”这种话,还是吓了他们一跳。
    鹖冠子眉头飞的老高,头上的鹖毛都挺直了。
    高景连忙道:“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仁,义,礼,智,信,乃是天理,儒家循之,道家弃之,岂非禽兽不如?”
    鹖冠子顿时无言以对,默默的看着高景:“你是儒家弟子,还是名家弟子?”
    高景微微松了口气,行礼道:“儒家高景,见过鹖冠子师叔!”
    同样的话,同样的礼,但意义不一样了。
    鹖冠子叹了口气,整个人都萎下来了:“你就这么看不上道家?”
    高景连忙摇头,道:“师叔说的哪里话?在我看来,儒本是道,道亦是儒。”
    鹖冠子哑然,失笑道:“这话你也敢说出口?不怕儒家逐你出门,道家追杀与你?”
    高景坦然笑道:“我最近在读《易经》,除了“难易”之“易”,“易变”之“易”,有读出了新的感悟,即“不易”之“易”!”
    鹖冠子好奇道:“你切说来听听。”
    《易经》是诸经之首,诸子百家都会读,各有各的领悟罢了。
    高景感慨一声,道:“天地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但这“不断变化”的道理,确实一直不变的。
    道家求得便是这个“道”,而儒家求得,也正是这个“理”!
    天地万物变而我的“理”不变,心即理,我心不变!
    《易经》复卦有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天地无心而有理,故儒家求“理”,以本心,为天地立心……”
    “一颗为天地而立的心么?”
    鹖冠子脸色复杂中带着震撼,忍不住道:“你已得道!”.
    
    第五十七章 交流 
    道家跟儒家的关系,一直是骂过来的。
    其中以孟子骂杨朱,骂的最狠。
    这个时代骂人,自然要引用对方的话,然后来反驳开骂,所以会有很多“断章取义”来歪曲事实!
    孟子就搞了这一手,截取了列子记录的杨朱跟禽滑厘的对话中的一段来断章取义。
    昔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子曰:假济,为之乎?
    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子弗应。
    就这么一段话,孟子就说杨朱主张的“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