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舞者疾徐适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显庄重神圣、中庸宁静的特点……被这个时期的儒家专门用来接待身份高贵的“朋”!
这个时代的“朋友”是分开用的,而是很考究“朋”跟“友”。
“朋”是专门指志向理念相合的一伙人,故而有“朋党”一说。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如此。
所以《云门》这则乐舞也用于儒家内部招待。
吃饭饭菜,欣赏完舞蹈,之后进入正题。
张开地一上来就道:“荀夫子曾说,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一上来就直指荀子的“性恶论”!
没办法,谁让其他儒系就秉持“性善论”呢。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又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师弟以为如何?”
高景摇头,道:“景曾与荀师兄谈轮过,景认为人心无善无恶,所谓善恶,只是意之动而已!人见利而意动!
如师兄府上美食,若一个人从未见过,从未吃过,他还会追逐此美食么?
唯有见过,吃过,方知其“利”,之后意动而逐利……”
张开地越听,眼睛越亮,神色间能看出他很赞同高景的观点。
等高景说完后,张开地才赞叹道:“传言师弟在荀师兄的“性恶论”上,另有所悟,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师弟之论,当为儒家另开一系!”
高景客气道:“借先贤之言罢了。”
张开地不认同荀子的“性恶论”,但又被高景的“心学”给说服了,自然也就没有继续诘难,而是正式开始学问的探讨。
高景读书入定,自然也有自己的领悟,此时交谈起来,一时间都有如饥似渴的感觉。
等张开地谈到“君臣以义和”的时候,高景恍然:
张开地居然是公羊派的!
后世人对公羊派的理解,大概就是九世之仇犹可报,公羊派的记仇,那可是深入人心的。
但除此之外,公羊派还有很多观点。
比如刚才说的“君臣以义和”,就是说君臣效忠关系并非生来就有的,不是绝对的,接近于孟子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还有“通三统”,即王权没有永恒,历史是演进的。
“张三世”,将世道分为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经权说”,天子不能履行其职责时,诸侯可以代替其责,也就是“尊王攘夷”。
此外还有“天子一爵”,天子只是一个爵位而已。
“大一统”,“天人感应”,“大复仇”,“夷夏之辨”,“微言大义”等等,都是公羊派的观点。
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是公羊派的!
虽然公羊派在后汉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很多观念一直流传着。
清朝末年的康有为,也是公羊派的拥笃!
……
有了跟张开地这一番论道,高景对后世儒家很多被曲解的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
兴奋至于,他不禁看向一旁的张良。
这货未来一心致力于反秦,怕也是受了公羊派的“大复仇”观点影响.
第三十七章 易经
一番论道,不管是高景还是张开地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旁的张良也大有所获。
不过最后高景还是告辞而出了,张开地的身份毕竟特殊,是韩国的相国。
高景身为“儒家小师叔”,终归不能过分涉入韩国官场纷争。
姬无夜内掌禁军,外有白亦非十万边军,韩国王室都敢随意暗杀,却始终不敢刺杀张开地,不就是因为张开地的儒家弟子身份么。
高景正常性的拜访,还可以说出儒家礼节交往,但要是久呆长住……难保不会让人误以为儒家派人支持张开地。
所以尽管谈的不够尽兴,高景还是选择了离开。
张开地也明白,没有继续挽留,只是嘱咐张良将高景安全的送回紫兰轩。
说起这个,张开地这人还挺古板的,非要送高景一套宅子,让高景从紫兰轩搬出去。
最后还是高景用历练心境给说服过去了。
……
回到紫兰轩,不等高景休息,一群人就涌进了高景的房间。
韩非,卫庄,紫女,加上送高景回来的张良,流沙元老一个不漏。
高景有些懵:“你们这是怎么了?”
“先生一去三天,到教我们担心呢。”紫女扭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