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剑法也是如此。
    高景如今练剑,依然是那些基础的剑招,依然出剑缓慢,但却一举一动都非常的流畅,对力量劲力的掌握精细到了极限。
    而且受心境的影响,一招一式都很稳,很正,有一种中正安舒的韵味在其中。
    心正,出剑就正!
    所以高景练起剑来,很好看,好像剑法不再是杀伐手段,而是一种舞蹈,剑舞!
    荀夫子以前从来不看人练剑,但现在就坐在一旁,欣赏着高景练剑,口中赞道:“剑招堂堂正正,却又随心而动,流畅如流水,尽显儒家风范!不错!不错!”
    大秦里很少有什么固定的剑招,真正高深的武学,都是以自身学识理念来催动的。
    所以学问深了,就能根据自身的理念,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剑法。
    比如儒家掌门伏念,内心推崇内圣外王,就创出了自己的圣王剑法。
    当然,也可以在厮杀中总结出武学,那就是专门用来杀伐的。
    收招!
    罢剑!
    高景吐了口气,走到荀夫子对面坐下,笑道:“师兄过奖了。”
    荀夫子笑着道:“你的“定”境功夫日渐加深,想来这本书你应该可以往后翻了吧?”
    荀夫子说的是高景放在案上的线装书,一边说还一边随手翻了翻,依然什么都看不到。
    高景犹豫了一下,道:“还是等我入定更深一些吧。”
    毕竟前世的所见所闻太杂了,特别是儒家学问,包含了太多的糟粕,太容易影响心境。
    儒家不像道家,神秘的让人看不透彻,而是传播广泛,没有神秘性,让人有一种错觉,觉得儒家学问就是烂大街。
    高景不也是如此?要不是这本书标注出“修身正心”法,他也不敢相信儒家修身法就在《大学》里。
    只不过两千多年里,很多读书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望,喜好著书立说,标新立异,加入了许多糟粕。
    高景担心自己没办法分辨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一不小心吸收了糟粕,心境就会乱了。
    比如朱熹,他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跟王明阳的“格除心中恶念,保持心中天理”一个道理,但就因为他喜好乱注释儒家经典,导致他的理论也被满清那些腐儒给胡乱解释了。
    顺便说一句,满清那些腐儒算不上读书人,读书人是不会给人做奴才的!
    ……
    荀夫子放下书,看着高景,道:“水磨功夫的“定”境,就好像沙子做了房屋,浪一冲就塌了,只有历经考验的“定”,才是真的“定”!”
    高景若有所思,想了想,问道:“师兄的意思,是让我外出游历?我才十一岁,是不是太早了?”
    荀夫子没好气的道:“秦国有个叫甘罗的,十二岁就出使赵国,帮秦国得了十几座城池,获封上卿,你怎么能比他差呢?”
    高景嘴角一抽:“师兄的好胜心,未免太强了些。”
    “这是为你好!”
    荀夫子语重心长的道:“七国中若论奢华,以韩国最胜,你若是在韩国的奢华中“定”得住心,那才是真的“定”!”
    高景目光狐疑的看着他:“韩非来信了?”
    荀夫子避而不答,继续道:“定而后能静,接下来韩国会闹得很欢,你去看看,能不能闹中取个“静”。”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份竹简:“这个拿去练练,算是防身。”..
    
    第十一章 先秦练气士 
    儒家并没有什么能够展示在人前的超凡手段,不能以一敌十,不能放火,不能引雷,不能长生不死……
    但儒家却很善于“学”!
    特别是入了心境后,学东西那叫一个快……
    天行……,张良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到了秦XXX,就成了能跟卫庄交手的高手,还负责小圣贤庄的剑术教导。
    相比之下,感觉卫庄这么多年,都练到狗身上去了……但人家可是鬼谷弟子,资质没的说。
    只能说是儒家善“学”!
    儒家修身正心,除了开智慧外,就属善“学”……前提是愿意学。
    翻开历史书看看,但凡出名的儒生,都有一种技能及其出众,善棋的,善画的,善书法的,善剑法的……
    只不过后来的儒家弟子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愿意去学杀伐手段的很少罢了。
    但也不是没有,辛弃疾一个儒家弟子,不就善于冲锋杀阵么。
    ……
    接过荀夫子递来的竹简,高景没有急着打开,而是问道:“师兄,这是什么?”
    荀夫子随口道:“一份普通的纳气法,诸子百家都有的。”
    高景眨眨眼,脑子里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词“先秦练气士”!
    荀夫子接着道:“你上次跟我说“天地元气”,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你的说法自有一番道理。
    道家人宗的鹖冠子也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按照这个说法,把气称为“元气”也算正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