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4章 回长安啰!  和闺蜜一起做太后,上班的只有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两人坐在山丘上说话,秦政就像是石像一般杵在树下。

    足足过了两个时辰,两人才站起来。

    程凉的表情平静了很多,她走到秦政面前:“我三哥现在在哪?”

    “宗大泽的队伍护送着,再有两天就该到北海了。”尒説书网

    “好,你去找乔恩,告诉他,我必须先把我三哥送回长安,让他落叶归根。其他的事情,都得等这件事办完了再说。”

    秦政没敢发表意见,点点头:“好,我这就去找他。”

    程凉捏了捏鼻梁骨:“走吧,不休息了,把剩下的事情收个尾,然后就启程回去吧。”

    南洋都督的死讯还没传开,当天晚上程凉就任命了新的南洋都督。

    这个虽然只剩下监察权,但依旧领朝廷从一品俸禄的高官之位落在了华林头上。

    程空海和程空耀这两兄弟,分别继任成为北海和安浦这两座城的城主,苍梧城依然作为南洋都督的治所。

    按照约定,内陆的那些小城市,不属于南洋自治领,暂时划归海越道,由周承修安排县令前去治理。

    联合商会从商会变成商会联盟,所有在南洋进行经商活动的商会,都必须在联合商盟完成注册和登记,否则便属于违法商会。

    任何自治领成员及周边盟国,都有权在南洋自治领及其盟国所辖海域对他们进行攻击,战斗所获得的人员当送往最近的联合商盟驻地或者苍梧城,财物则归其城主自行处理。

    本来商盟的盟主是想让沈潜来做的,结果这小子说自己想家了,想要回去陪爹娘和媳妇,瞅个机会再给沈力生个弟弟妹妹啥的,强行推脱,死活不干。

    前面那个理由都可以说是扯淡,但后面那个理由让人无法拒绝。

    最后商盟盟主之位落到了低调的福临商人许奥身上。

    平泰六年八月,程凉带着荀昴、张道一、穆烽、沈潜、薛楚儿、阿伊德孜、程温等技术人员和不想继续留在南洋的程家后裔,乘坐被张道一拆得乱七八糟的狮心王号前往杭州。

    而宗大泽和秦政则率领六万奔字军从陆路走。

    随着这两拨人的离开,历时一年多的南洋之战姑且算是落下了帷幕。

    对于乔恩没起什么幺蛾子,而他不起幺蛾子,这一路就乏善可陈,太平无事。

    平泰六年九月,船队到了杭州,阮信亲自带着杭州百姓出城迎接,搞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接风礼。

    杭州本就是膏腴之地,原本被世家攫取的财富分到每个人头上,都能让人吃撑。

    再加上阮信这两年进步神速,治理有方,杭州已经开始带动周边的城市,有了一丢丢后世那般繁荣的影子。

    程凉她们只待了几日,便换了内陆船,沿着运河北上。

    沿途都能看见修河和护堤的河工,还有来去匆匆的皇家商行货船。

    每停靠一个城镇,她们都会悄咪咪的下去看看。

    毛病肯定还是有,但整体的气质已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百业学堂在小皇帝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快地出现在每一个县城当中。

    教小孩子认字,不收钱还管饭,这谁不愿意去呢?

    即便是没有百业学堂的镇子里也看不见什么小孩,特别是小男孩,全都被家里人送去了百业学堂念书,小女孩也有半数以上去了学堂。

    地里干活的农夫和村头干活的大娘,说的话题也从哪家大老爷娶了八个媳妇变成了谁家的娃在学堂考试里面名列前茅。

    宣讲吏还是每隔七日到村子里一趟,宣讲朝廷的政策,也讲那些稀奇古怪的小故事。

    宣讲吏总指挥使蔡逸和宣讲吏总顾问薛洛的名字,也随着这些稀奇古怪的小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农社成了村里人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听故事和唠嗑,也经常需要开会处理村里的事务。

    大家都想不起当初农社推广的时候,遭遇了大多的阻力。反正现在用得很顺手,好像这东西原本就该在村子里一样。

    而城里人最爱去的地方则是道观和佛寺。

    倒也不完全是因为信佛或者信道,只是因为每个城里至少都有一座佛寺或道观。

    这两处地方经常免费放斋饭不说,那些道长和大和尚还会很耐心的听大家讲家长里短,虽然不一定回会给建议,但有些事有人听一听,感觉就会好很多。

    十月中旬,队伍进了洛阳辖境。

    百姓们知道是太后的船凯旋,纷纷跑到河边观望,还带了各种各样的礼物,非要送给他们,不肯收就绑着石头往船上扔。

    当然大多是仍不上去的。

    考虑到这样实在是太浪费,程凉不得不每到一处就花一个时辰跟百姓互动。

    短短一截路,走了足足半个多月。

    十一月份才到洛阳城,新任府正田文州出来迎接。

    程凉和沈宽亲自带着荀昴回了一趟白马书院,听说自家弟子终于熬出了头,蔡麟激动得嗷嗷直哭。

    沈宽的那口大锅依然还在书院烧着开水,但除了荀昴,没人再想出什么“水的力量“这种奇奇怪怪的理论。

    蔡麟也不懂,但不妨碍他为自己的弟子感到自豪。

    知行合一啊!

    做到,才是知道。

    他的弟子苦苦求索了那么久,终于是找到了打开自己心中知识大门的那把钥匙。

    就凭这一点,他蔡麟开这个书院,就值!

    沈老爹夫妇和薛雄武都不在洛阳,沈家那个大宅子都快长蜘蛛网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