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白马书院从此进入了新时代  和闺蜜一起做太后,上班的只有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皇帝万万没想到自己隐藏了那么久的身份,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揭露出来。

    他晚上做梦都是程振武拎着长刀追着他砍。

    早上起来,看见其他人都站在饭堂吃早饭,更是觉得又尴尬又惆怅。

    “沈凌来了!”

    不知道谁说了一声,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姚金刚本来在高声说话,目光一触到他,便立刻闭嘴,飞快地转过了身去;林荷从他一进来,就紧张的勺子都落回了碗里;林琛拿着半个馒头,犹豫了一下,慢慢的抬起手:“臣林琛……”

    话音未落,程舒已经呼啦一声蹦到了小皇帝身边:“沈凌,你真的是皇上吗?”

    小皇帝艰难的点了点头:“嗯,我……”

    “皇帝要说朕……”程舒很严肃的纠正他,然后更加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那你每天也要上朝吗?”

    小皇帝愣了愣,再次点了点头:“嗯,要上……”

    “那你肯定也见过我爷爷穿铠甲的样子啰,是不是很威风?”程舒问道。

    小皇帝默默的点头:“嗯,威风。”

    程舒顿时高兴极了,拽着他往板凳上走:“我小时候也在皇宫里面住过一阵,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呢!嗯,那时候的皇上还是先帝爷。我一直特别好奇皇帝长什么样子,但爷爷从来不让我去看。我听别人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走路脚下会有云,晚上眼睛会发光,一生气天上就要打雷,一招手就能唤来神龙……”

    小皇帝:“……”

    他竟然不知道该假装严肃还是保持微笑。

    “阿舒,不要这么没礼貌,他是皇上。”程凉不知什么时候进了饭堂,她意味深长的看了小皇帝一眼,“等会儿你爹亲自过来接你,你想好怎么回去跟你爷爷交代吧。”

    程舒那张小脸立刻垮了下来:“姑奶奶,能别把昨天的事儿告诉爷爷吗?”

    程凉无情拒绝:“不能。”

    小皇帝轻轻怼了怼她胳膊:“你就说是我带你的,他不敢……”

    话都没说完,被程舒一瞪,咕嘟把剩下半截话咽了回去。

    折腾了一早上,程凉等人打到回宫,禁军也尽数退去,槐树他们被留在书院,由行宫拨来粮食暂且养着,待到年后赢婉儿再来接他们。

    一切

    都很好,就是蔡逸觉得自家老爹有点奇怪,就是见了见太后,出来竟然把自己锁在屋里,饭不吃,还整夜亮着灯。

    难不成是受了什么气?

    蔡逸越想越有可能,自从去年科举之后,父亲就成天长吁短叹,说什么斯文不在,礼崩乐坏,后来听说洛阳城边华家秀才竟然被外放做了监察使,还有好些个功名都没有的小吏去了趟长安,便外放县令,他更是气得饭都吃不下。

    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蔡逸越想越觉得担心,叫了俩书院的管事,准备去撞门。

    刚走到门前,听见一声狂笑,蔡麟猛地推开房门,双眼通红却精神矍铄:“知行合一,真乃圣人之言!知行合一,真乃圣人之言啊!”

    蔡逸:“父亲,您说什么啊?”

    蔡麟仰天大笑:“去去去,把书院的对联都撤了,换成新的。”

    蔡逸:“这可是前汉时便留下的圣贤之言……”

    蔡麟:“圣人之言在天地之间,并不局限于门上——从今日起,白马书院只留一句话和一副对联。”

    蔡逸觉得自家爹是不是疯了:“父亲,您……”

    “少废话,你爹我没事——大门的照壁就写,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堂的对联换成我刚写的。上联是:知非知,知者能为方为知;下联是:行非行,行事可循才是行;横批:知行合一。快去!”

    蔡麟说完,又仰天大笑,竟是无比畅快。

    蔡逸:“……”

    “换完之后,便去寻你的同窗故旧,让童生和童生以上功名的人正月十六到书院来,蔡某有好事念着他们。”蔡麟越说越开心,五十岁的老头如同一个快乐的孩子,一路轻快的奔出了书院,找人喝酒去了。

    管事们都傻了,深深的感到自家院长大概是也是傻了。

    “逸哥儿,咱们换吗?”

    蔡逸开始品他父亲说的那两句话,前一句让人热血沸腾,后一句则越品越有味道,他站在院子,沉默不语。

    管事们等了半天也没有回答,相互看了一眼。

    “算了,换吧。”

    “嗯,换吧,这爷俩都不是啥正常人。”

    本来好好的做客之旅,被小皇帝他们一闹,都让程凉忘了

    自己回来要干嘛。

    也不算是忘了,就是事情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

    她本来说是要找户部尚书曹苍云说商税的事情,被槐树一岔,她觉得河道和民生舆论好像也很重要,整个洛阳的工作计划应该推倒重做。

    上次水灾之后,朝廷拨了一笔钱给工部,让岳庭渊督促着他们修缮河道堤坝,预防今年的春汛、伏汛和秋汛。

    现在天上没怎么下雪,春汛可能不会太大,到伏汛的日子还得有四五个月,工期应该是够长,就不知道干得怎么样。

    都水监的人陆陆续续都回长安了,写的报告千篇一律,大概就是问题很多但都是前朝留下的,也不好解决,工部和地方都很努力,能做成啥样就啥样吧。

    也难怪这个部门沦落成闲散部门,就只知道说屁话。

    初五的太阳暖融融的,难得有半日清闲,沈宽搞了几根鱼竿在行宫的池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