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29章 天师府
将火枪交给焊魃研究之后,程玄就立刻让艾雪勒带自己去见了一下天师府的人。
艾雪勒从玄武山附近,可是救回来不少天师府的人,人数大致有一百人左右。
程玄之所以想要接天师府的人过来,自然是为了传教。
由于大唐以道教为国教,因此这河西之地,道教也是有一分分量的。
后世敦煌莫高窟内,就有八百多件有关道经的抄本。
《老子道德经》、《老子想尔注》、《太平经》......甚至还有《老子化胡经》。
传说,《老子化胡经》是说老子曾西越流沙,入夷狄教化胡人,把胡人都感化了。
这可能是在河西之地的道教徒,为对抗佛教编的经书,但可惜的是这类道书在后来被元世祖下令焚毁。
后人遂无从了解其具体内容。
不过敦煌遗书中,却保存了《老子化胡经》十多件残抄本。
除了这些道经抄本之外,还有道家的三洞经典、论疏、道家诸子、科仪法术。
甚至还有许多关于道教类的文学作品、诗集、话本、讲经文、斋愿文、镇宅文等等。
就比如二十八首《涉道诗》的其中一篇《题麻姑山庙》:
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
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总而言之,由于古往今来的匈奴、氐羌、柔然、突厥、吐谷浑、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杂居和中西交往的频繁,使河陇河西之地,特别是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地。
毕竟位于丝绸之路的河西之地,基本上是中国文明输出和西方文明输入的首要中转站。
而这种多样化的文化色彩,在宗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自汉魏六朝时期至今,河西地区已经存在了许多外来宗教。
有南亚的佛教、西亚波斯的火祆教、摩尼教、景教。
当然,河西地区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不仅有来自西方的影响,而且也有来自中国内地的文化。
就比如说道教。
自从北魏攻克凉州,灭北凉沮渠氏起,河西地区一直处于北魏、西魏北周,以及隋唐等中原王朝的控制下。
在此期间,道教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兴盛的。
北魏初,着名道士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受魏太武帝拓跋焘赏识而盛行于北朝。
西魏北周时,楼观道派又兴起于关中,得到周武帝宇文邕等统治者的支持。
到了隋唐,基本上是道教最为兴盛的时代。太宗时,国师,也就是不良帅袁天罡就是以道士的身份进京。不是道士,李世民可能都不愿意接见袁天罡。
总而言之,道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也算是十分广泛。别的不说,在程玄攻下归义军旧地之后,就统计出不少道士。
韩建曾对他上奏言:沙洲祠部告牒僧尼、道士女道士,已达陆百柒拾人。
其中,僧、叁佰贰拾柒人;尼、壹佰陆拾玖人;道士、壹佰叁拾柒人;女道士、叁拾柒人。
奏章就是这样子写的,毕竟这时代不可能用简体字,也没阿拉伯数字。
实际情况就是僧尼、道士女道士共有670人,其中道士有137人,女道士37人。
这些道士中,有的人身份是观主、有的是三洞法师、有的则是常住道士及男女清信弟子。
而天师府在道教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程玄将天师府的人接过来,布施道义,也是为了维稳,以及促进思想文化的碰撞发展。
“天师府祭酒真人许幻,见过肃王。”
一座道观内,天师府许幻对着程玄恭敬行礼。
许幻之所以会出现在河西,自然是因为艾雪勒的救助。由于天师府现在被玄冥教追杀,这河西之地也算是一个容身之地。
“真人不必多礼。”
程玄随意地摆了摆手,随后率直地说道:“本王想让真人在河西之地传播天师府教义,真人可愿意?”
听到这话,许幻顿时一愣,“肃王的意思是?”
程玄道:“自从河西陷入吐蕃之手起,国家长时间弃置不收,当地汉民便已成奴隶,变成部落。如今河西虽然收复,却是本王以神迹所为。这样的缺点就是让宁玛派一家独大。”
程玄的话让许幻听得一愣一愣的。
来到河西后,她也听说过“聂赤赞普”所为的“神迹”,也得知当地许多人都为“聂赤赞普”,以及吐蕃密教而痴狂疯癫。
她心中自然是认为这“神迹”是假的,但当地许多人的痴狂却是真的。
而且吐蕃的宁玛派法师素山,也对程玄这个“聂赤赞普”忠心耿耿,长此以往,吐蕃宁玛派必然一家独大。
不过眼前的“聂赤赞普”,也就是肃王,似乎并不想让宁玛派一家独大?
似乎看出了许幻的疑惑,程玄直接就说道:“宁玛派教义并不全是好的,也并不全是坏的。本王的意思是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毕竟也要为后人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