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宁王的授意下和扶持下,宣平、程和很快就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时任右佥都御史的宣平劝诫正英帝废除丞相一位,常设内阁制度来治理天下大局。】
【正英帝很快就同意了此事,但是他已经感受到朝堂之中,来自于晋王集团的威胁,故此重用了很多身世清白的官员为官。】
【宁王思考再三,认为这是一个富贵险中求的大好机会,立刻找到了秦王,劝说对方率领日益式微的名门望族,成为朝堂之中节制晋王的重要基石。】
【现在父皇非常需要这样的力量,所以他一定会对秦王的动作放任自流。】
【“晋王势大,她若为皇,吾等王将不王,难免受其折辱。”】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可忘之!”】
【宁王提出了交换条件。】
【她可以尽可能地辅佐秦王,而在秦王得势以后,秦王也必须想尽办法,让她取得陆成安。】
【这次秦王没有犹豫,果断地答应了宁王的请求。】
【她已经见识到了自己这位亲妹妹的才能,而且她们的诉求在互相理解以后,已不再冲突。】
【最重要的是,秦王逐渐意识到了世家大族只可利用不可偏信,而宁王与自己却是最牢不可破的联盟。】
【无论怎么样,宁王对自己的威胁都是最低的人,而且她对人生的追求非常简单,自己也不可能成为阻碍对方的绊脚石。】
【宁王将自己掌握的资源全部分享给了秦王。】
【秦王因此实力大涨。】
【正英十年七月,汉王结束了自己在河南的赈灾、治理、反贪的公务后,荣归故里,可她一回到京城就发现整个朝堂的气氛充满着诡异的氛围。】
回家了。
走在路上,看到的群臣,不是头顶着晋王的标签,就是头顶着秦王的标签,伶仃的人群中,偶尔有一两个正英帝和汉王的标签。
一眨眼的功夫,我家被偷了?
不是,我父皇在干嘛?
再一看记录。
好嘛。
这一看就是现实之中的正英帝信息吃得太多了,重用了一大票的勋贵大臣,直接遭到了反噬。
而且这个反噬还挺严重的,比较重要的位置,全部放给了晋王系的勋贵。
为了抑制这些武将的做大做强,父皇不得不再次选择扶持另一派来打击武将集团。
于是间接又让秦王和宁王的势力得到了膨胀。
汉王看到这个随时可能一点就炸的局势,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父皇就不能吃那么多的无用信息。
做回原来的自己多好,玩玩权术,恶心恶心其他人,至少能让皇权至上,让其他人苦巴巴地卖力干活。
现在父皇吃的信息太多了,权力分出去的也多,至高无上的皇权被军权一击制敌,搞得现在父皇只能依仗陆成安一人在维持皇权派系的威能。
勉勉强强苟延残喘。
要是陆成安现在也倒向晋王,那么这将会是一场绝杀。
这该怎么进行下一个回合呢?
生存空间完全是被压缩的。
朝堂上这些打着各个派系标签的人,现在都是理论上支持父皇统治,等到父皇驾崩了,百分百都是各为其主的局面。
“一个是父皇偏信后做大的军权,一个是失去父皇信任以后受到打压的世家大族,现在世家大族为了生存,一定是拼了命为世家出头的秦王卖力,他们想要生存,就得依赖秦王、宁王的帮助。”
“而晋王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乱啊。”汉王咬牙切齿地说道:“怎么能乱成这样的。”
你说父皇没有重用陆成安吧,那也未必,这三年的功夫,这都不能说是几级跳了,升职速度堪称大晟王朝第一人了。
有谁能用三年的功夫,从六品的地方千总干到太子少保这个位置去?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是有战乱因素的加持,军功最容易让人提升,和平年代升官速度肯定没那么快,可你也得办到事了才能升官啊!
陆成安平定近十万叛军的作乱,他就该坐到这个位置上去。
父皇无疑是重用了陆成安,也对陆成安高度信任,可结果的走向,依旧是一塌糊涂的混乱,这是让汉王怎么都想不开的。
而汉王沉思片刻后,想明白了问题的郁结,“父皇重用陆成安这个策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全部的变量实在是太多。”
“不定因素,不是这些群臣,而是我们这些儿臣。”
“父皇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太过于信任我们了,这才纵容出来了那么多的问题。”
“他要是不信任晋王,晋王能获得那么大的权力吗?他要是因为长孙家的血脉而决定软禁秦王和宁王,那么现在也不可能出现秦王和宁王在朝堂中的权势。”
“还是最本质的问题。”汉王叹了一口气,“那就是我们之间谁都不服谁。”
“必须要有一个能服众的人出来才行。”
“都认为自己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