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1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但放在历史上,优于、强于陆成安的模版还是有许多的。
    在璀璨星河之中,98点武力值,可以是一时之英杰,但绝对称不上是独一档的存在。
    陆成安随便说几个,比如什么项羽、霍去病、吕布、关羽、文鸯,这几个人的武力值就板上钉钉的往98以上要靠。
    但这里是大晟王朝!
    故此,陆成安在现役的大晟王朝臣卡池里面,也绝对是武力上的第一人。
    就算是有天道酬勤的加成,也很难能超过这个战力了。
    90是一个坎,陆成安大多数的模拟推演里,武力打到90点就上不去了,平北君侯的98点武力,是晋王硬灌上去的。
    那次模拟里,陆成安和晋王成婚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陆成安都在接受晋王的体魄训练。
    是底子给晋王所打磨好了,再经过十余年的战争洗礼,这才造就了98点武力值的巅峰返场!
    当然,陆成安也不负所望,拿着多少的战力,就打出多大的作用。
    这和小八典中典的虚高数据是两码事。
    成王的各方面能力数值,很多次在模拟里都提得非常高,可几乎每一次,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这不是说能力面板是假的,而是成王的判断,让她无法发挥出能力的作用。
    人物卡上的数值,只是让你更好地获得信息,并且根据信息和对手给出来的消息,进行判定上的合理化优势。
    你数值高的情况下,更容易拿到更多的信息,更容易看破别人的计策。
    有时候思路比能力高低更有用。
    有些人,就是能力很强却出不了头。
    【正英十年一月,陇西府被陆成安所收复,阴尹在逃亡之中被陆成安追杀而死,阴尹势力在凉州的统治就此消亡。】
    【在阴尹集团的分崩离析后,叛军再无凝聚力,金城府、武都府、武威城、张掖、酒泉、敦煌在三个月内,陆陆续续被陆成安所收复。】
    【陆成安威震北凉。】
    【经过了凉州之战,陆成安一共收编了11万凉州叛军,其中有1万之众的凉州骑兵。】
    陆成安也是服了。
    阴尹号称十万大军,而且根据消息来看,阴尹率领的大军实际上只有六万大军,结果打到最后,一共出来了11万的凉州叛军,在六万人的真实数据下,又凭空多了七万大军出来。
    而且这七万大军还不是阴兵,是实打实的凉州兵。
    你们凉州人搁这藏人口呢?
    打着打着,你们的人是越打越多是吧?
    晋王同样是服了。
    陆成安风风火火带着三万关中军平叛,打到最后,拉出来一个接近十五万人的军团。
    三万关中军统御十一万凉州军是吧?
    这战绩就逆天!
    打着打着,陆成安这边的人越打越多不说,军事素养也越来越高,训练度也被拉了上去。
    打到最后,晋王意识到...这什么蒙古外敌啊,草原外敌啊,什么高句丽,什么倭寇,全都是一盘菜。
    敌在我大晟朝!
    但凡我大晟朝把真实的力量全部集合起来,中央集权成功,这些弹丸之地的,不是随便打?
    这十一万凉州士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大晟王朝不是弱,是重要的那一环,没人愿意出力。
    很多人口,都被地方上的豪强给掌握了。
    硬实力是没问题的。
    晋王找到了这次模拟推演的核心要点。
    那就是想办法让父皇掌控的大晟王朝,把国家的凝聚力提上去,完成重要的中央集权。
    不过,这次模拟推演里的父皇,显然是受到现实里的信息影响。
    往常模拟推演里的父皇,很多操作不能说是迷,主要是没意识到谁才是大晟王朝真正值得信赖的臣子。
    很多时候都用的是自己那一套老班子,不用以陆成安为核心卡组展开的臣卡体系。
    现在的父皇,不光是重用陆成安,还提拔了很多和陆成安有关联的臣卡。
    凉州能那么快的平定,除了陆成安的能力以外,父皇的调遣令也很关键。
    一直顾虑的父皇环节这次也没出问题,晋王还是有信心在这次模拟推演里,重铸大景王朝的荣光。
    没错,就是大景王朝。
    晋王要把大晟王朝重新打造一遍,来一次以她主导的中兴改革,将大景王朝巅峰期的画面,在大晟王朝的身上复刻一遍!
    “陆成安的声望已经接近800点了。”晋王这时候也注意到了陆成安不断拔升的声望。
    100点声望是小有名气,300点声望是名动一方,500点声望是封疆大吏,知名一方,而800点是重要的分水岭,到了这个级别,算是人尽皆知,相当于异姓王级别的声望。
    不过,也有快速提高声望的方式。
    达成成就【封狼居胥】,声望是直接提升到1000点的满值。
    陆成安之前写的那份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