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6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要是有人恶意搞针对,给正英帝上了记忆卡,那她齐王后面把皇统嫁接到自己这一脉上,皇兄搞不好是要弄她的。
    故此,齐王很快就做出了应对之法。
    皇统转移到齐王这一脉,根本就不用齐王这一代来做,假设局势一如向好,她大可执掌朝堂,拿捏实权,随便找个侄女当女帝。
    按照我朝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同样是从来没被人遵守过的规矩,那就是女帝不能有驸马的条例。
    齐王大可强权逼迫对方不能婚嫁,而自己再和陆成安生下个大胖小子,又是宗室成员,又是男丁,她齐王还能是大晟王朝的忠臣!
    简直是一石三鸟!
    而最好控制的无外乎是成王小八。
    只要保障她的安全和衣食住行,她就会安分守己,更重要的是成王的那些稀奇古怪想法,很难吸引到什么可用之人,从理论条件上,成王当女帝,最难威胁到齐王。
    小八给齐王当傀儡女帝,那就是理论反杀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现在万事俱备,齐王只等魏王的一声开战,而她就顺势接管东南军区的全部兵力来抵抗魏王的叛乱,在这一场叛乱中,齐王就能排除异己,把自己手上大量的臣卡安插在东南地区的各个要地。
    一场叛乱,我齐王打她个两三年,等皇兄回过头来仔细看的时候,这东南几片地,早就改天换面,易帜为齐!
    场面上,没有一个亲王是闲着功夫的。
    除了汉王是真心实意为正英帝效力的,整个体系都围绕着大晟王朝转,其他几家,都是在思考怎么给自己扩大优势。
    如若不是天道酬勤的效果惊人,如若不是凉州的莽夫太多,晋王应该是发育最顺畅的,结果碰上了这种事情,别说是打停了晋王的发育速度,现在的晋王,性命恐怕都已经堪忧了。
    她手上的兵在打仗中不断消耗,叛军的兵,在打仗中不断地增进实力,双方的地盘占比,晋王的地盘是越来越少,叛军的地盘是越来越大。
    粮食产量、人口都陷入劣势的情况下,晋王填充兵力的速度比不上对方扩张兵力的速度。
    不是晋王手下这几个将领能打,凉州只怕是几个月前就沦陷了。
    【正英九年七月,凉州叛军的人数已经来到了九万之众,其中三万是带甲士卒,一万骑兵,其余人大多都是地方乡勇,但出身于凉州的他们,只要给他们装备上装备,那么他们就是最精锐的战士。】
    【凉州叛军已经形成了格局,在阴尹的带领下,除开一些愿意背井离乡的士人选择离开了凉州,投靠其他地方,大多数本土扎根的士族豪强决定加入阴尹的势力。】
    【阴尹在凉州的影响力提升了,大晟王朝在凉州的影响力下降了。】
    【凉州形成了新的集团势力。】
    【阴尹将己方集团自称为北凉,但他没有称王的意思,他上奏了一份书信,告知正英帝,他愿意接受大晟王朝的招安,也愿意保全晋王的性命,让她和她的部队人马一起离开凉州,但是正英帝要将凉州总督、凉州巡抚的两个职务,全部交给他们凉州人自行任命。】
    【正英帝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他断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一旦同意此事,那么大晟王朝的官府公信力何在?皇威又何在?】
    【而且正英帝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晋王依然掌控着凉州两座最大的主城,这也是阴尹迟迟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正英帝一旦同意此事,那么晋王严守数月的心血就白费了。】
    【相当于是晋王拿两个城池换取她和她的士卒安全,同时正英帝还要搭上一个地区的控制权,将凉州的实际掌控权拱手相让。】
    【面对这份奏折,正英帝心里固然极为看重晋王的安危,可大局为重,他还是不能轻易动摇,松开这个口子。】
    【阴尹送出奏折以后,迟迟没有收到正英帝的诏书,清楚这是对方的缓兵之计,他没有犹豫,为了进一步威胁正英帝,动摇对方的意志,完成他想要的效果,他发兵围城,势必要将晋王手下的两座城池围困成孤城,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
    【凉州之变的消息,终于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北方局势如此混乱的情况下,魏王心头一动,在江西发起了讨贼宣言顺势起兵,她认为正英帝的统治是不合法的,不正统的,他的皇位是通过篡改先帝圣旨所得。】
    【同时,魏王列举了正英帝在位期间碌碌无为的表现,以至于苍天震怒,降下天罚而干旱数月。】
    先攻击合法性,再拿出封建迷信的说法,给正英帝继位一事上增添迷雾,让民众们对官府产生一定的怀疑,再加上干旱期间,民心思动,大多数人都对朝廷有所不满。
    魏王这一挑拨,局势顷刻之间就乱掉了。
    而且,不同于往常的犹犹豫豫,挑选的时机不够出众,这次魏王打得非常坚决,三把火燃烧的速度极快。
    以前的魏王,她的动作就像是后明朝时期的南明。
    大清建立统治不久,其实北方一直都有汉族将领进行叛乱,这不间断的叛乱,使得大清满头大汗,一直在想着法平叛,但是南明就是在自己玩自己的,不抓住这些人反攻大清的时期,把自己的兵力给反推出去,而是在自己的小地方窝着,不光是乐不思蜀,还一直窝里斗。
    犹豫不决不说,态度还很暧昧,这就使得那些北方的汉族将领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魏王这下干就干大的,而且她这次打得很稳,没有像之前那么急匆匆地一幅要直接打下应天府的样子。
    并且在兵力部署上有了很大的调整,主要防守和针对的地方是齐王在镇江的平倭大军,这是正英帝在东南军区的布局,也是拿来防守叛乱的重要后盾。
    想要在南方建立割据,打穿这块地方,就必须要过齐王这一关。
    之前魏王就是死脑筋,只想着快攻直接带走对方,现在打得稳妥了不少,并且沿途是想尽办法笼络人心,不断加固己方实际控制区域的民心、防守。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