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成安哪怕再有怨气,那也冤不到鹿崇的头上,因为鹿崇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在合法的规章制度内的。
但,他就是给陆成安穿小鞋,你又能怎么办?
想着前几天,陆成安送来的字画——大公无私。
鹿崇当时气急败坏,消停了数日,想要静静看陆成安的笑话,看他手忙脚乱地管理衙门里的赈灾之事。
想让陆成安认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武夫,关键时刻还得靠他这个开封知府来主事。
等着陆成安上门请教。
结果鹿崇却没想到陆成安不光是做好了这些事情,还立下了‘浮筷落人头’的规矩立威,事务做得如此顺利,这让鹿崇心里好不是滋味。
于是,鹿崇就干脆让这些司吏放假了。
你不是大公无私吗?
那就用你的大公无私,累死累活地为朝廷做事吧!
可惜陆成安压根就没有关注到鹿崇这边的小动作,他还以为这些司吏被鹿崇派出去做其他事务了。
既然没有司吏的搭把手,他和张瑞两人一起负责,也不是不能完成。
而俞士敏不光是治水的能吏,多年的基层干事,也积攒了丰富的赈灾经验。
三人工作,井然有序,加上是为受苦的百姓服务,张瑞心里腾升一种‘为国为民’的古之圣贤的神圣感,使得他工作起来就更加卖力了。
宁王到了开封府,心里是很挂念陆成安,可也没有急着和陆成安见面,而是在暗中观察整个开封府的情况。
看到陆成安每日极早就从自己临时的居所来到衙门点起烛火办公,等到天亮以后,他就要到处忙里忙外,再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到衙门,做一整天的公文报告。
把一天的赈灾现状以及多地饥荒逃难过来的百姓人口分流做个汇总。
有时候陆成安干脆就住在衙门里不回家了。
这些画面,宁王全在偷偷关注着。
对比一下,宁王又看到鹿崇消极怠工,在衙门里闲散而为的一幕,心里更是火冒三丈。
立即是喊上了江信等人联络在河南开封活动着的锦麟卫。
在宁王入职北镇抚司以后,就在极力拉拢锦麟卫体系内的官员。
江信是江骐宁的嫡子,虽然能力上并不算特别出色的人,但打磨一下,也是有紫卡品质的臣卡。
宁王更缺的是一层人脉关系,所以江信也算是宁王手底下的亲信。
听到了宁王的吩咐,江信立刻是运作了起来。
只是些许功夫,河南开封的锦麟卫人数就被江信给清点了出来,除开那些不在编制内的锦麟卫,有相应官职和俸禄的正规锦麟卫就有上千人。
而河南开封的锦麟卫指挥使听到了宁王的调动,也是立刻活跃了起来,表示愿意听从宁王的差遣。
如今综合实力发展最全面的,宁王料想是晋王这个死肥婆。
吴家的人脉关系太过于广泛,先前的模拟推演中,宁王在无意中得知了吴家在凉州这个地方,好像也藏有自己的人,就知道了晋王的隐藏能源有多可怕。
晋王最缺的就是明面上的政治支持。
但宁王比起这种政治支持,更看重军事上的潜质,这种能力代表着对方有掀桌子的底气。
【四世三贤】的成功,同样证明了晋王的身上具备这种可能性。
隐藏背景上第一强的人是晋王,明面上政治积累最广泛,也是最具人心支持的是汉王。
这两个人在现实中的积累,应该都处于一个塑形、成型的状态。
宁王现如今的势力范围有些不入流。
也不能说是不入流,而是锦麟卫和内臣体制,都属于是被人轻视的一类,把控这些势力,意义不是很高。
这玩意对皇帝而言是伴生产物,皇帝强,则锦麟卫强,内臣说话的权力就大。
宁王不是皇帝,这些势力相当于是找父皇借来的,整体的根基和稳固性都不如汉王和晋王。
但不入流有不入流的好处,那就是做事做绝了,还不怕挨骂。
本身就是被文臣骂臭了的人,还会怕再骂几句吗?
尤其是宁王有父皇给她的密令,那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主打的就是一个横行霸道。
汉王在乎颜面,宁王可从来没在乎过。
或者说,汉王和晋王都需要一个发展势力的空间,慢慢积累,但宁王可以用现有的资源直接开始做事。
她们两个,还在为陆成安而默默发育着。
宁王直接就来到了用资源抢夺陆成安的阶段,这一点是她迄今为止最大的优势。
想到这里,宁王认为自己有必要和现实中的陆成安来一次记忆深刻的初次会面。
上次和陆成安见面,是陆成安离开京城的时候,那时的宁王还躲在汉王和晋王的身后,不方便掺和在其中。
宁王在现实中并没有实际性地与陆成安相结识,只是在模拟推演里接触。
我的男人,你也敢惹?
宁王的护夫属性忍不住就扩散起来了。
得亏不是晋王,要是晋王的话,现在的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