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9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晟世祖。”苏为英没有隐瞒,他如实答复道。
    至于他母上的台,拆了也就拆了,思想太跳脱,不到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
    “我母上为了报仇雪恨,平定藩王之乱打了十余年,又去打了辽东收复故土。”
    “整个大晟王朝,上上下下百废待兴,各地民众揭竿而起,我大晟险些覆灭。”苏为英想到那个局面,至今都满头大汗的。
    国库既没钱...又失去了天下民心,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军方还在控制之中。
    不过说来也巧,不是晋王弄得那么一个烂摊子出来,苏为英也很难得到晟世祖的高度评价,勉强也能说是因祸得福。
    但正英帝又察觉到了一丝奇怪的地方,“老三总归是老三。”
    “继承大统的最好人选,在我的心中还是汉王。”
    “而这次老三是占了你父亲救驾,还有皇孙的出身,故此,我才有可能将皇位给她。”
    “那么晟孝宗的那次,老三是怎么取得天下的呢?”正英帝有些疑惑地看向了苏为英,想要听他说说另外一个世界线。
    苏为英被这么追问,顿时有股汗流浃背的压力上来了。
    晟世祖好歹还是正常继位,算是有理有据的。
    晟孝宗的继位故事,可没那么好听的名头,真要算起来,晋王是拉着他爹一起造反的。
    被皇爷爷砍死一万次,都不为过。
    你这让苏为英怎么解释?
    我们全家造的反!
    不光是反向把您的天下给打了下来,还把反对我们的人全部咔嚓了!
    然而苏为英想了想,这桩事情,他也不可能瞒得住啊,四世三贤的记忆卡在别人的手上,早晚有一天会用上,拿来成为攻击晋王的把柄。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坦诚相待,顺便再讲出咱们一家无计可施,不得已而为之的被迫局势。
    总不可能现在还没造反,皇爷爷就把他们一家子人给一网打尽吧?
    “是造的反。”苏为英顿了顿道,“我也不想骗皇爷爷您...晟孝宗的那次未来...是我们全家人一起造的反。”
    正英帝突然一口气血逆流而上,“你们为了皇位,竟然做出了造反之事?”
    他猛然瞪大眼睛,先前还以为晋王这一家子是忠肝义胆的大忠臣,现在转眼就成了背后捅刀的野心家。
    正英帝就连喘气的声音都有些沉重了。
    “这倒也不是。”苏为英摇了摇头道:“造反这件事情肯定是造反了,这点是没得说的,但我们也是别无他法。”
    “皇爷爷您之前不就推断出来,一旦您驾崩了,长孙明就有所动作了吗?”
    “这一条世界线所发生的事情,就是这样。”苏为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徐徐道来,“晟孝宗那次,皇爷爷你在宫中忽然驾崩,随后就有一道遗诏赐死了汉王。”
    “朕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正英帝立刻打断了苏为英的话,“赐死亲女儿的事情,朕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对,这件事情,事后我们查出来是托孤大臣长孙丞相矫旨所为。”苏为英立刻解答道:“因为这次汉王被赐死以后,继位的人是秦王。”
    “也就是说长孙明借着朕驾崩一事,博取了朕的信任,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篡改旨意,致使朕不仅背上了杀女的恶名,还强夺苏氏的大权?”正英帝有些不能忍了,甚至他都想要当场下旨赐死长孙明这个叛臣。
    “不光如此。”苏为英也是用深深痛恨的语气说道:“赐死汉王后,秦王继位,长孙明就凭借宰相的大权操控朝政,执行了削藩的政策,数位藩王因此被杀。”
    “楚王、濮王、成王都被软禁在京城之中。”
    “齐王因无法接受这种削藩政策,公然造反对抗,平叛以后被杀。”
    “我们一家子若是再不反,恐怕也是落得个与齐王无异的下场。”苏为英叹了一口气道。
    突然,正英帝反应了过来,“你们有这个能力造反?听这个情况,你们那时候应该是就藩了吧?”
    “是。”苏为英道:“我们就藩在山西太原,起初的起兵是很难,一度以为要落得个满门被杀的惨境。”
    “但好在晋王还有个族人吴明手握蜀地兵权,这给我们喘了一大口气。”
    “最终我父亲在晋阳起兵...和吴明联兵以后,经过几年的征战,推翻了当时的中央王朝,这才让我母上成功继位。”
    正英帝倒吸一口凉气,“以藩王之身造反篡位,这听起来轻巧,打到最后赢了可不容易吧?”
    “这可不是一般本事的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毕竟藩王总归只是个藩王,无论是权力还是土地的自治权都不可能比得上真正的皇帝。”
    苏为英叹了一口气,“确实很难,后面还发生了很多事情,不过总体上的结果还算是好的,后世三代的人称呼我们这三代人为四世三贤,意思倒也简单,就是说我们四代皇帝,出了三个贤德之君。”
    “下次有这个机会的话,孙儿是会想办法把那段记忆给您的。”
    正英帝却不想就这样简单错过,“不行,你现在就把事情详细跟朕说来,朕总觉得你对皇爷爷我隐瞒了一些什么。”
    “四世三贤,四个皇帝,三个贤德之君,而以晋王那个性子,她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贤德之君,无论是贤惠还是仁德,她都不搭这个边。”
    “你说她贤德,我怎么听都不像是那么一回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