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9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甚至陆成安只凭扬州一地的人才,就能做到自补自足。
    这个黄巾贼的身份,自带的规则限制了陆成安对人才的吸引力,当地的人才宁肯在家里窝着读书,归隐,也不愿意为陆成安效力,但是没关系,陆成安早晚要靠科技量产读书人!
    现在这一手驱虎吞狼。
    就是给孙坚出了一个电车难题,你是要所谓的霸业,还是要自己的家人。
    显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心狠到去当一个孤儿。
    但陆成安心里也有数,他是不可能再让孙家人进入他的嫡系圈。
    想再次获得陆成安的信任,孙家人就必须往死里卖命,老老实实地给他当好鹰犬。
    任何人,都要为曾经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
    若不是陆成安考虑到自己很需要一个豪强、世家投靠的典型案例,来鼓动扬州内的人才踊跃效力。
    以陆成安的性格,就孙坚这次做出来的事情,只有一条死路可以走。
    也就是孙坚没做出能让陆成安丧失理智的事情。
    如果自家老婆死于这种事情上,被人背刺而殒命。
    别管是谁。
    大家一起结束政治生涯!
    他陆成安宁可学刘备的夷陵之火,一波送完自己的江山社稷,也绝不愿意苟延残喘地活着,看着仇人在他的眼前跳舞。
    这是他的底线所在!
    【初平元年五月,刘表见陶谦退兵,高呼——‘孙坚误我,陶谦误我啊!’。】
    【甘宁奇袭截击,荆州军虽然在撤退上井井有条,但还是在和陆成安军交手的过程中折损不少。】
    【初平元年六月,孙坚被陆成安派遣重兵软禁,孙策在得到孙坚的信后,回到了扬州境内。】
    【陆成安将刘辟、龚都带来的汝南黄巾交给孙策,并以周仓为副将,协同孙策出征攻打徐州。】
    【初平元年七月,刚刚年满十八岁的鲁肃根据数年来陆成安治理扬州的良好现状,最后终于是狠下心来,主动投效。】
    【东汉末年时,她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便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陆成安入主扬州之时,还与陆成安的军队有过交手,惨败以后,鲁肃就减少了与这些事情的正面接触。】
    【开始私下密谋反对黄巾统治的募兵之事。】
    【而原本以为陆成安这样的贼子进入扬州,会大开杀戒,到处劫掠,引起扬州各地的不满,从而给她一个起事反对暴政的机会。】
    【却不成想陆成安在入主扬州以后,就定下了许多规矩,严令麾下黄巾有逾界之事。】
    【如此军纪严明的黄巾军,跟鲁肃从各地道听途说的黄巾军作风截然相反。】
    【然而鲁肃还是不敢相信,在黄巾军里,会出来一个文治统帅。】
    【结果在五年的时间内,整个扬州的状态,甚至比黄巾之乱前还要安稳。】
    【她鲁肃祖上虽是士族,但逐渐衰微,眼下只有钱财而无权势。】
    【在朝廷的品第里,鲁肃也只能为凡品。】
    【既然看到陆成安在扬州统治的优异表现,鲁肃就有了新的心思。】
    【鲁肃的主动投靠,陆成安颇为意外。】
    【而一见面,鲁肃拜倒在前,立刻说道:“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袁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对陆成安而言是个意外之喜。
    在黄巾军这个名头下,很少有这种级别的人才主动投靠,鲁肃算是第二个。
    一个是被陆成安拐过来的甘宁。
    不过像鲁肃这样一上来就阐明了心意,不站汉室这一方的视角,也是很少见的了。
    在她这会儿的立场里,汉室也就这样了,已经不太可能有翻盘的机会,这都成了袁绍手上的傀儡,还能怎么样?
    与其尊崇汉室,不如咱们就割据江东,一点一点打,再谋求取得天下,做成汉高祖这样的霸业。
    这也就不难怪连孙权这样的人都非常喜欢鲁肃了。
    至少鲁肃是会从自家主公的视角去考虑问题的。
    陆成安的盘子一下就大了起来。
    臣卡组不光是黄巾卡组,还多出了东吴系的卡组。
    可惜的是,鲁肃的羁绊是周瑜。
    得到鲁肃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还想要拿到个周瑜,着实是贪得无厌了。
    【初平元年八月,袁术(成王)花钱雇佣了草原外的蒙古牧民骚扰董卓部众,意图和苏知清(秦王)联手对董卓发动里应外合的攻势。】
    【而袁术(成王)利用西凉军团,各部与各部之间的不满展开了内斗攻势。】
    【袁术(成王)不断拱火李傕郭汜之间的关系,还在樊稠旁边唉声叹气,说董卓重用李傕郭汜,不重用樊稠,是另有隐情的。】
    【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