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明辉十年过去,陆成安49岁。
又渡过了煎熬的同辉九年,陆成安来到了58岁的高龄。
这趟模拟是真的长寿种。
说起来,这个也得多亏了小八,虽然陆成安感觉小八目的不纯。
但这十几年来,十几个医师作为一个团队来管理他的身体健康,确实大大增强了陆成安的寿命时长。
而整个大晟王朝寿命最长的成王,也来到了47岁的高龄。
陆成安趁着这次大晟王朝有钱有粮有科技的份上,开始埋头推动科技。
【同辉九年八月,陆成安在研究的过程中,打造出了一种上好成色的玻璃,这让大晟王朝制作‘玻璃’的工艺得以进步。】
【当时的大晟王朝,所制作出来的玻璃,绝大多数属于铅钡玻璃,它的色彩绚丽,但缺点是易碎,并且无法忍耐高温,甚至含有超量的重金属,这对人体有害,不适合做餐具与茶具,只能制成装饰品或陪葬品使用。】
【陆成安所烧制的钠钙玻璃,相较于铅钡玻璃,对人体没有危害。】
玻璃,是另外两个科技的起始点,要是玻璃这个科技点不出来,望远镜、显微镜就没办法被陆成安给点出来。
而这两样都是会对古代全球科学变革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其实,也不要觉得望远镜,显微镜在这个年代能出现是很夸张的事情。
你愿意点科技,还是能点出来的,只是没那么现代化,使用效果比最新的款式要差而已。
基础的科技技术有的话,后续主要是看投资的力度了。
比如——早在大宋时期就已经有放大镜了。
再往后,明朝有个叫孙云球的人,对这种镜片研究的更透彻,更是写出了《镜史》,他亲手制作过“存目镜”,这种镜能把很小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除此外,孙云球还有一个发明叫做“察微镜”,就很类似于‘显微镜’的效果。
这位大明科学家的一生之中,他是足足发明了七十多种不同效果的镜子。
完完全全是个镜学家。
别说中国古代了,荷兰那边还有一个名字叫安东·列文虎克的商人。
他酷爱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一生制作了400多台显微镜和放大镜。
这家伙出生时期在明末,离世的时候,刚巧是大清雍正朝的时期,而一直到19世纪,显微科学的研究才能超过他的水平。
很多科技,理论上都是能跳的。
陆成安点出玻璃的科技点,就是为了后续的发明准备前置条件。
【同辉九年九月,陆成安专研‘望远镜’这个项目,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下,简陋版的望远镜出现了。】
【同月,华夷海战的开端,由于双方极不平衡的船体工艺,东瀛岛的海船舰队大多在战争中沉没。】
【成王取得了华夷海战的绝对优胜!】
【恭喜你解锁了全新的立绘皮肤——翻江倒海·成王·苏宁玦。】
【这场海战的胜利,使得成王获得了大晟王朝与东瀛岛之间的海洋区自由航行的权力。】
【同辉九年十月,陆成安所研发的望远镜已经投入到成王的海船舰队中使用。】
【同辉九年十一月,大晟王朝仍然在备战准备的过程中,大量的海船还处于建造状态。】
【成王感觉自己时日无多,迫不及待地在船上带着火炮和望远镜,对东瀛岛进行环岛骚扰。】
【距离东瀛本土比较近的琉球王国不堪其扰,表明自己是属于大晟王朝的藩属国,不应当和东瀛有相同待遇,希望大晟王朝的这位八皇爷能绕到正确的地方,攻打正确的国家。】
【同辉九年十二月,割据许久的东瀛岛终于成立了对抗大晟王朝成王大举入侵的联合军队,他们摒弃了新仇旧恨,一致对外。】
【同辉十年一月,琉球王国为了突显自己对大晟王朝的忠心耿耿,愿意出兵一万,协助攻打东瀛。】
【同辉十年二月,火炮工艺得以强化,火炮可以更远距离地进行射击,爆炸效果同样提高了。】
【成王在海上对东瀛岛进行全境封锁,不允许这边的人出来和大晟王朝进行海外的贸易。】
【同辉十年二月下旬,突如其来的台风,让成王的两艘海船遭遇海难事件。】
【这是成王讨伐东瀛岛以来最大的损失,一共死伤三千余人。】
【同辉十年三月,这次海难事件,让成王的船队出现了大面积的士气跌落,自然灾害的影响,让很多人有些恐惧大海。】
【同辉十年三月下旬,成王决定回到大晟王朝,治疗这些士兵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在路过距离福建比较近的台湾时,顺路在上面插上了自己的小旗帜,表示她已经占领了这块地方。】
【同辉十年四月,在江南地方,大量的海船建造成功,同辉帝放上了江南水师五万协助成王攻占东瀛岛。】
【同辉十年五月,成王利用手下的工匠,仿制了大量的火炮、火铳。】
【在她的海船上,苏为英明明只准备了两百门火炮,最终成王的海船舰队却以两千门火炮的配置出战。】
【同辉十年六月,成王的海船登岸,她吩咐这些江南水师都要学会使用火铳来进行中近距离的作战,降低死亡率。】
【缺少战马的东瀛岛,脱产的武士也很难达到那么高的人数,何况大晟王朝所带来的人,虽然说有很多新兵,但成王麾下的部队大多数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