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两个姓氏都属于贵族行列。
其实说等级制度的话,无论是高丽还是日本,等级制度都是最森严的。
因为在东瀛,草民是不配拥有姓氏的,拥有姓氏的都算是上等人了,直到1870年,接近现代的时候,东瀛颁布《平民苗字许可令》,这才让贱民拥有了自己的姓氏。
说句难听的,东瀛人的封建时代根本不能说是封建时代,纯纯的奴隶制度。
而另外一边,在陆成安的吐槽之余。
成王现在已经着手研究怎么去扶持傀儡,让自己成为实际掌权人。
这都属于是在开拓新的尝试了,在其他亲王的身上,目前还没有人敢像小八这样去‘胡乱’操作。
【你观察了石见银矿的开采现状,你发现东瀛人开采银矿的技术极其落后,每日产银后加以提纯,也仅仅只有100斤左右。】
一斤白银相当于十六两银子,100斤,就是日产1600两银子。
一个月下来,就有四、五万两银子到账了。
用上大晟王朝的开采技术,石见银矿如果是金色品质的储量,那么一年至少能产出两百万两的银子。
两百万两的银子产出,相当于大晟王朝一个省会一年的税收了。
这还是保底估计,成王已经忍不住想点开采银矿的科技了。
然而,石见银矿的巅峰数值比成王所预想的数值还要夸张。
等到东瀛的全部银矿在开采和提纯技术得到提高以后,在巅峰时期,整个东瀛一年可以产出三千六百万两白银,而石见银山是占据其中五分之一的产出量。
这意味着石见银山在巅峰时期,它一年最高的产出量在760万两白银左右。
而在石见银山开采的高峰时刻,当时恰逢万历皇帝的朝鲜之战打赢了东瀛,并且永久拉黑了和东瀛的贸易关系。
结果战争胜利的一方万历最终进入了财政危机,可东瀛却在当时的经济危机之中成功依靠着本土的银矿、金矿硬抬了一手。
【石见银山】在其中可以说是出了大力的。
如果成王一心只想挖出银子送回大晟王朝,陆成安是大力支持的。
不断流入银子,对于大晟王朝而言,不光可以增加市场的活跃性,还能补充大晟王朝缺少白银的现状。
那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同辉五年二月,成王开始钻研开采技术、提纯技术。】
【她给当地的奴隶们开出不错的‘薪资’,按照低于大晟王朝工匠一半的价格去开采石见银山。】
【这些被成王从矿洞里‘解救’出来的奴隶们感叹成王的宽仁、厚道、英武。】
东瀛的奴隶劳工,雇佣他们一个月的工薪,竟然连一两银子都用不着。
包吃包住,象征性给些铜钱,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像这种廉价的劳动力,还感恩戴德地跪拜她,真是让小八得意坏了的同时还暗爽无比。
【同辉五年三月,成王任命陆成安在当地研究开采银矿的技术,而她则是实地考察,观察其他区域还有没有银矿、金矿。】
【而成王更是在私下修书一封,告诉晋王三姐,她在东瀛岛上生活困顿,十顿九饿,无以为继,天天只能靠着钓鱼、捕鱼、吃鱼为生,并拜托晋王帮忙支付一下《空中花园》等建筑的工程款。】
【等到她脱离了这样贫困的条件,靠着贸易挣到大钱以后,就把这笔钱补上。】
【与此同时,在成王所居住的巨型海船另一侧,陆成安也修书一封。】
【致爱妻瑾若。】
【我与八妹在东瀛岛上发现一座名为《石见银山》的矿山,它拥有惊人的银矿产出量,过些时日,爱妻可派遣诸多工匠与士卒前来开采此矿。】
【据我观来,此矿储量丰富,足够开采五十年有余,且产银充盈,可强我大晟王朝缺银之需也!】
两封书信放在晋王的案牍上。
看着明明富得流油,却开始装穷的成王。
和语气真切,处处想着自家,想着大晟王朝的陆成安。
晋王咬牙切齿。
你小八最初的觉悟跑哪里去了!
模拟推演到现在,只学会了吃喝玩乐和中饱私囊是吧?!
打你的狗头!
而汉王看到小八的版本已经从随便忽悠一下就能被榨出钱财的呆萌模样进化为学会卖惨哀嚎的小可怜虫。
感叹自己能靠着小八发家致富的路,似乎也即将要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里,汉王盯着小八在东瀛岛发现了【石见银矿】的这段信息不断地观察。
嗯...
这云贵川的西南之地,有没有类似于这样的资源矿地?
说干就干,汉王立刻派遣出手下的人去寻找有关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资源类型的消息来。
【同辉五年四月,楚王研究出了能够使用爆炸火药混合投掷的新式武器——震天雷。】
【同辉五年五月,燕王写出了传世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哀哀》。】
【全诗表达了诗人非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