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南乡试放榜的日子。】
    【那一天,在江南贡院的门外,布满了大量前来看榜的考生。】
    【自从同辉帝苏为英改制以后,三年一次的考试,让读书人愈发感到紧张,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够一朝翻身,而今三年一次科考,他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毕竟人生之中,又有几个三年?】
    【然而,榜单刚刚张贴出来,所有的考生全都炸开了锅。】
    【自南北榜案以后,南方士子就对科考制度心有不满,而今榜单上高高挂起的名字之中,有很多江南知名的盐商子弟、官家之后。】
    【不光如此,整个榜单上,几乎没有一个是出身卑微的寒门子弟,庶族中人。】
    【更令人光火的事情是——金榜题名的这些人,大多是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不说,有的人甚至未必识字。】
    【你让这些人金榜题名,甚至连糊弄一下都不愿意糊弄?】
    【聚拢在应天府江南贡院的考生们冲击官府,控诉不公。】
    【有些大胆妄为的考生,竟然当众做起了讽诗。】
    【江南地区的几位考官纷纷漠视此事,逮捕了这些闹事的考生,甚至准备判他们一个聚众闹事和诬告考官之责。】
    【应天府巡抚蒋伯励见到事态这般严重,他的一封信,直接是写给了同辉皇帝苏为英。】
    【而苏为英很快就收到了这份来信,这蒋伯励乃是东南前总督蒋德之子。】
    【蒋德是四朝老臣,资历深厚,蒋伯励的家风素来严密,为人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能耐,却以刚正不阿而著名,经常会去检举很多地方上的不法之事。】
    【所以蒋伯励在官场上并不怎么讨人喜欢。】
    【不是燕王力荐,还有苏为英考虑到要整治官场风气,蒋伯励也不会在应天府巡抚的位置上坐得那么安稳。】
    【毕竟除了刚正不阿和为人清廉,蒋伯励很难在地方政务上起到什么帮助的作用。】
    【苏为英看到这封奏折以后,当场就震怒了。】
    【皇爷爷南北榜案一事,已经让科举有些臭名昭著,再给他这一朝闹出来一个真正的徇私舞弊之案,甚至是有考官收受贿赂让人金榜题名的案子,那这不就彻底毁了科举的公正性吗?】
    【没了科举,又如何选拔出人才?选拔出能为朝廷效死力的庶门贤才?】
    【为了表达出对此事的重视,苏为英任命自己的阿父陆成安为钦差大臣去调查这桩江南考场的徇私舞弊之案。】
    然而在官场上,让上级的领导知道‘有这么回事’,和等待上级的领导过来问‘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一旦出事了,罪名较小,后者出事了,那就是全家掉脑袋的事情。
    而让陆成安最看不透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考官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个求生的意识,仿佛就在等着陆成安下来查案一样。
    【同辉四年四月,陆成安下江南,到了应天府,会同应天巡抚蒋伯励、应天府就藩的燕王殿下进行三堂会审。】
    【陆成安将江南考场金榜题名的考生、主考江南考场的十几位考官全部抓来审问。】
    【在几番审问下来,一个初步的情况显露了出来。】
    【江南贡院的考场中,金榜题名的考生中,有三位严重失察的考生,一人名为高寿、一人名为韦师仲、一人名为吴虓。】
    【高寿是江西总兵高节之侄、韦师仲是盐商韦嘉宏之子、吴虓是晋王的远房族侄。】
    【这三人用了三种不同的作弊方式,通过了考试。】
    【其中高寿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办法,提前拿到了考题,将事先就准备好的文章背下来,然后抄写上去,再在考卷上留了印记,方便让考官赵爽认出,以方便提名。】
    【韦师仲则是买通了四位考官,甚至在一墙之隔的隔壁考场找了考生做代笔的枪手,抄了答案,做了标记,在成绩比较普通的情况下,最后中举。】
    【吴虓更是离谱,拿到考题以后,考官唐晓名亲自在后院的衙门做题,等到了交卷的时间,两人交互考卷,将白卷对调,完成了整个考试的过程。】
    【陆成安抓出七位受贿的考官,他们虽然几度都进行了自我的辩护,进行了高谈阔论的‘狡辩’,但到了最后还是很干脆地承认了自己受贿的事实。】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到了结案的阶段。】
    【然而陆成安再度审查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摸清行贿关系链以后,还有一个复杂的输送链,以及赃款的去向和收款人。】
    【陆成安反复审查,线索总是兜兜转转,缺了一笔高达五十万两白银的贿赂巨款不知去向。】
    【在这个审查的过程中,陆成安又揪出了九位有作弊行为的中举考生。】
    【但过了几个时辰,在陆成安对遗失的‘赃款’越来越关注之际,几个考官的供词忽然一变,矛头猛然之间直指成王与齐王的世子苏延朝。】
    【这些受贿考官的言下之意是——高寿进行科举行贿的贿金,所打点的一切费用,极有可能流往了苏延朝的手上。】
    【至于另外几位考生真正打点的对象,不是其他人,正是成王苏宁玦。】
    【他们这些所谓的受贿考官,只不过是受贿的第一环,一个最低级的受益人,而真正收到大额赃款的,则是另有其人!】
    【查到这个时候,事情是越来越扑朔迷离。】
    【因为此事牵连的利益关系太多,人际关系太密切。】
    【但陆成安深知科考舞弊,非同小可,若是不把这条利益链给挖出来,审问明白,恐怕会有更大的动乱。】
    【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