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蒙古人哪里管什么治国上的三六九等,治国不重要,主要还是看你这个国君猛不猛,能不能打。
看到蒙古帝国这边也在内耗,成王就舒坦了。
她就怕这个蒙古帝国猛的离谱,到时候,转头来打大晟王朝,她没守住就尴尬了。
看着画面上悍然发动西征的陆去奴。
陆成安也说不上有太多的感慨,毕竟不是自己养大的儿子,而且他和蒙古女帝的结合并没有深厚的感情。
但是西征这件事情吧,你得了解东亚怪物房的含金量。
陆成安怕的就是,原本抱着消耗自己实力来稳固统治的蒙古帝国,忽然发现自己其实猛的不行,然后一口气就莽过去了。
「战争律动」这个民族词条,根本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赌徒词条,给它一次战争的胜利成果,它就能不断变强。
而陆成安也不可能说陆去奴是咱的儿子,就可以心大到觉得对方没有半点威胁。
这和大景王朝的模拟是有区别的,而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那一次的模拟,蒙古民族是被大景王朝吞并,彻底同化。
双方在立场上,是同等立场,都是从大景王朝作为出发点考虑。
这一次,是蒙古人在花剌子模建立了自己的国度,并没有被大晟王朝兼并。
甚至于同化,哪怕是高等贵族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哪怕因为互市的关系,双方国家的人口在不断来往,可本质上还是两个不同的政权。
陆去奴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是蒙古帝国的国君,而不是大晟王朝,大晟联邦下的一个加盟国。
即便他有一半的血脉来自于中原王朝,无法辩驳的一点,就是陆去奴的出发点必然是出于本国的立场、利益进行考虑。
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蒙古帝国的可汗。
这个便宜儿子在蒙古民族的思维引导下,未必没有入主中原王朝的野心。
他不敢对大晟王朝出手,更大的可能性是他没有赢得胜利的把握,毕竟大晟王朝有心防备的防守战上,还是能有很大优势的。
虽然陆成安承认元朝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说句没良心的,这融化也分两种,一种是被迫融的,一种是主动融的。
这会儿真碰到战争,不可能说因为今后的民族融合,咱干脆就投了吧,没这个道理的。
我宁肯咱打一场,把你带回去当小老婆。
也不可能直接投了,被人骑在脸上使唤。
所以说陆成安还是比较担心小八全局掌控的能力,享乐安居的女皇当久了,对周遭的变化毫无反应。
好日子太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斗志。
你看这小八这些年来,其实已经没有在原有的政策上再进行什么大的改动,而且大晟王朝在南方地区的娱乐产业也越来越丰富了。
这种产业的盛行,也说明了大晟王朝的百姓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手上没银子的话,谁会有心情娱乐?
还不是空闲的时间多了,手上的银子多了。
副作用就是这些人碰到战争,真没什么血性了。
小八管理的大晟王朝,主打一个畸形,突出一个娱乐化、商业化严重,全民快乐值普遍高。
就目前这个民意吧,小规模的起义在封建时代是根本阻止不了,但弘承这一朝里大规模的起义就不太可能了,叛军也不可能起势,只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就怕外面来个大哥,直接击沉大晟王朝的防守力量。
【弘承十八年六月,大军开拔,巴林·去奴先行派前锋军侦查西进路线上的诸多国家。】
【这些先锋军分批行动,为了伪装好自己的战略目标,纷纷将自己掩饰为来自于蒙古的贸易商队,想要通过贸易换取物资的商团。】
【崔槐同样参与了这次侦查行动,他发现在侦查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人对突然冒出来的蒙古人充满防备。】
【弘承十八年七月,蒙古人已完全了解、发现钦察草原,观察到了该地区的良好环境。】
【丰沛的水草和更广阔的牧场是他们生产力的最有效保障,即便蒙古在花剌子模地区呈现出了农耕文化。
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蒙古人从事耕种,仍然是以花剌子模本土的农民进行耕种。】
【对于蒙古人而言,草原依然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之所以与鲜卑族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就是鲜卑族在草原牧场上的归属上和蒙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弘承十八年八月,通行在钦察草原的蒙古侦查部队,因为伪装成商队的缘故,使得钦察草原上的游匪对蒙古商队产生了兴趣,双方发生火拼。】
【钦察游匪被剿灭。】
【同月,蒙古帝国可汗巴林·去奴震怒,称自己的商队在途径钦察草原时,被钦察人所劫掠。】
【要求钦察部族首领忽滩汗给出一个交代。】
【钦察部族首领忽滩汗费劲了心思,想要寻找到那些对蒙古商队出手的游匪,结果却下落不明,只能随便抓了一批草原上无所事事的游匪,作为交代递给蒙古帝国,态度谦卑。】
【“我的商队被人劫掠了,朕要的是你给我这个交代吗?”】
【“朕要的是蒙古人在你钦察草原上横行无忌,畅通无阻。”】
【蒙古帝国向钦察部落宣战!】
强大完善的后勤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而游牧民族的后勤保障十分简单,钦察草原上茫茫的牧场同样足够蒙古人的牧民休养生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